物候记middot博物趴大墅
博物趴一起玩
刷山观鸟聚会让生活有趣起来
上周六,天气晴朗,物候记的小圣老师要去滁州大墅龙山为“无痕山野”合肥初阶讲师培训班的学员讲课,因课程在山上,便邀我一道去刷山。同行的还有小圣老师的两个朋友,熊二和CQ。
已经是惊蛰第七日,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一路上红叶李满树繁花,油菜金灿灿,小麦绿油油,桃花也零零星星地开了。
大墅龙山位于肥东与全椒交界处,一个小时车程便到了。与麦子老师带领的“无痕山野”培训班汇合之后,我们向山里进发。
山的海拔不高,有一条土路直通山顶。在山脚下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阳光下,我跟它们一一打招呼,“你好呀,婆婆纳!”“嗨,小繁缕~”“雪见草,我们又见面啦!”
山上有许多风车,蓝天下慢悠悠地转着,嗡嗡的声音像是飞机飞过。好多树木还未发芽,油菜花藏在光秃秃的树林里。花开了,自然有许多蝴蝶,一路上见到了六七种。
小圣老师一边走一边给我们讲沿路的野生植物。蛇莓在开着小黄花,这可是我小时候敬而远之的一种果子。山莓一丛一丛地盛开着,很可爱的小白花。泽漆似乎比平时看到的要瘦弱一些。
蛇莓(蔷薇科蛇莓属)
山莓(蔷薇科悬钩子属)
泽漆(大戟科大戟属)
行至山腰,发现一大片堇菜,一开始以为是紫花地丁,后来得知应该是紫花堇菜(由于没有拍到叶子、花托、花距等详细信息,不能完全确定)。
紫花堇菜(堇菜科堇菜属)
老实说,我被它萌到了,花朵未完全绽开的堇菜像一只小兔子。
一路上,遇到了好多老鸦瓣,还有宽叶的,不过可惜它们已经结果了。老鸦瓣是早春最先开花的野花之一,今年刚刚认识,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如今见到的却是种子,未免有些遗憾。
老鸦瓣的果实
宽叶老鸦瓣
正在懊恼呢,不一会,小圣老师跟我说,快看,这边有开花的老鸦瓣!我一看果然前面山坡上有许多老鸦瓣盛开着,一片一片全是!
老鸦瓣(百合科郁金香属)
老鸦瓣是百合科郁金香属的,不过它的外形很难跟郁金香联系起来。花朵姿态清雅,自带一股山野的气息,每一朵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就是野花独特的魅力吧。
发现了一个规律,如果你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东西上心的话,你碰到它的概率就越高。这不,在山间的小路上走着,突然眼前出现一大片淡紫色小花。啊,是紫堇属的!我几乎叫出来了。赶紧跑到跟前,首先看叶子,是刻齿状的,再看花距,好像没有那么尖,那应该就是刻叶紫堇啦!上次到泾县见到的紫堇,以为是刻叶紫堇,后来发现其实尖距紫堇,也叫地锦苗,区别在于花距。紫堇家的长得太像了,真要仔细分辨呢。
刻叶紫堇(罂粟科紫堇属)
尖距紫堇(罂粟科紫堇)
沿路上还有许多其他的野花野草,比如像小星星一般的天葵。
天葵(毛茛科天葵属)
毛绒绒的白花夏枯草,是一味中药。
白花夏枯草(唇形科筋骨草属)
开成一圈花环的莓叶委陵菜。
莓叶委陵菜(蔷薇科委陵菜属)
还有跟叶子跟宽叶老鸦瓣有点像的石蒜,也是成片的,花开了很美丽。
石蒜(石蒜科石蒜属)
一种像紫丁香的花儿,叫芫花。
芫花(瑞香科瑞香属)
这个厉害了,大戟属月腺大戟EuphorbiaebracteolataHayata.
小俊遗漏了一个物种,我补上。当时知道是大戟,但定不了种,回来后求教“安徽的李时珍”王德群老师确定为月腺大戟,中药名为狼毒。但真正的狼毒是瑞香科狼毒属的。
关于无痕山野
LeaveNoTrace,简称LNT,中文课翻译为无痕山野,是最重要的户外活动原则,旨在保护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达到长久保留户外原生面貌的目的。无痕山野倡导大家在进行野外活动的时候,尽量遵循此原则,珍惜脆弱的自然。
无痕山野有七原则:
1.PlanAheadandPrepare事先计划和准备
2.TravelandCamponDurableSurfaces在坚实、不易损坏的地面行走和扎营
3.DisposeofWasteProperly适当地处理垃圾
4.LeaveWhatYouFind不要带走任何东西
5.MinimizeCampfireImpacts降低营火对自然的影响
6.RespectWildlife尊重野外生物
7.BeConsiderateofOtherVisitors充分考虑其他同行者的感受
在途中我也听到学员们的分享,受益匪浅。现在玩户外的人越来越多,如果大家没有由于意识地去爱护自然,很快,环境就会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尤其像这种没有开发的山野,无人清扫,如果留下垃圾,就会一直存在。而且如果有一个人扔了,其他人便会纷纷效仿,“破窗效应”很可怕。
“无痕山野”训练营是行动派,分享理念的同时也在践行。课程结束后,他们把路上的垃圾都装进袋子背走,我们在回程时除了带走自己产生的垃圾,也将沿路的矿泉水瓶捡起。
小圣老师说,我们普通人或许对自然环境做不了大的贡献,但至少可以从自己做起爱护自然,再努力一点,争取影响到身边的十个人。
没错,我已经被影响到了。
By:小俊
WUHOUJI物候记
叩响自然之门
主笔:齐天小圣SUNKOKO小编:弯弯芝麻设计:春秋广告版权所有:物候记
加入物候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