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栽培中
在实际栽培中,虽然可以用木屑或玉米芯为主料,但产量不及以棉籽壳、废棉等富含纤维素的产量高,因此栽培中常以棉籽壳和废棉作主料
皮肤病最好医院
1.形态特性子实体较小或中等大,无菌柄,菌盖初期近球形、半圆形、贝壳状、扇形或盘状,边缘向内卷,胶质、柔软、有弹性,直径2~13cm,厚0.3~0. 5cm,盖面污白带粉红黄色,被短细绒毛,后期变暗褐色子实层面粉肉色或浅土黄褐色,具曲折又近辐射状的棱脉纹,表面往往似有粉末干燥时浅赤褐色至琥珀褐色菌肉淡褐色,半透明,菌丝近无色(图3-11-2)
11
图3-11-2 榆耳
2.生态分布 榆耳子实体发生于夏末秋初,生于小叶榆(家榆)和春榆的枯干或树洞里自然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内蒙古大青沟及新疆等地,日本的北海道也有分布
(1)营养榆耳虽野生于小叶榆和春榆的枯死和半枯死的树干、树桩、树蔸上,但它不是寄生菌,而是腐生菌,具弱寄生性
3.生理特性
核心提示: 1.形态特性子实体较小或中等大,无菌柄,菌盖初期近球形、半圆形、贝壳状、扇形或盘状,边缘向内卷,胶质、柔软、有弹性,直径2~13cm,厚0.3~0. 5cm,盖面污
(2)环境榆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子实体原基形成为5~26℃,以10~22℃为适,子实体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8~22℃低于10℃和高于26℃原基都不能分化;菌丝体生长的适宜基质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形成和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0%;可见光对菌丝的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光对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偶尔几分钟的20~60lx的微光就足以诱导原基的形成光照充足还可使耳片加厚,色泽加深,通风在出耳期较发菌期更加重要,特别是子实体发育的中后期,通风不足时易出现耳根霉烂;菌丝在ph为5.5~7.0时,生长差异不明显,以ph5.5~6.0为宜
皮肤病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cp/2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