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进城记

 

昨日凌晨四点半,天刚蒙蒙亮,建阳区回龙乡浒洲村54岁村民刘长寿和老伴便背着竹篓下地,趁着天凉采收黄秋葵。田间,林土旺、吴水泉已在忙碌。

刘长寿、林土旺、吴水泉都是州信果蔬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今年春,果蔬合作社38户社员种植了40多亩的黄秋葵。理事长林土旺告诉记者,黄秋葵采收期长达5个月,每亩产量可达公斤。

“这么大的产量,你们不怕卖不出去?”记者疑惑。

“这在过去不敢想像,可今年咱们有廖振信和他的公司作靠山。”林土旺轻松一笑,拨开枝叶,剪下一个个成熟的果实。

廖振信是从浒洲村走出去的农民企业家,在厦门、泉州等地打拼多年,设立了多家公司。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他积累下了深厚的人脉资源,特别是与众多的中高端消费群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廖振信了解到,厦泉两地的中高端客户,对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而闽北深山,虽有品种丰富的绿色产品,却因信息、物流等因素的制约,无法与市场有效对接。

经过深思熟虑,去年,廖振信回到建阳,投资设立了福建振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出了“安心益顿饭”的品牌。一方面,他与需求端建立稳定的配送关系;另一方面,他在老家回龙乡,与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社订立稻谷、蔬菜、瓜果、畜禽等供销合同,多户农民为他生产“订单”。

为了打造消费者信得过的绿色品牌,振信公司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

黄秋葵俗称洋茄,是农村百姓的家常菜,许多农户都会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随意栽种十几株。振信公司对合作社黄秋葵种植的要求却非常高,从土壤检测到选种、育苗、施肥、防虫、治病、储运等环节,必须按规范和标准进行。为此,公司派出专业人员,从播种的第一天起,对每个种植农户的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指导、监督、记录,以建立起可追溯的安全体系。

廖振信拍着胸脯向社员们保证:只要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农副产品就不愁销路。

日上三竿。经过两三个小时的采收,黄秋葵装满了竹篓。

州信果蔬合作社门口,挤满了前来交售黄秋葵的社员。刘长寿和老伴抬起竹篓过秤,一个数字跳出:斤。

“老刘,又一个丰收日!”振信公司生产总监屠治化竖起大拇指。

“我这点算不了什么,吴水泉昨天卖了斤哩。”刘长寿谦虚道。他透露,开采不到一个月,已采摘约公斤,收入多元。今年他家种黄秋葵2.8亩,预计能收入2.5万元。

林土旺告诉记者,开春时,一些社员有顾虑,试种面积小,现在有点后悔了。看到收成不错,表示明年要抢“订单”,扩大种植面积。

上午九点半,经过过秤、分拣、打包,多公斤的黄秋葵装车运往泉州。屠治化说,下午五点前,这些绿色食品就会配送到点到户,成为城里人晚餐上的佳肴。

来源:闽北日报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白癜风
白驳风专家在线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cp/9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