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杆菌盖全部变黑褐色
12
防治方法:①可采用二次发酵;②加强通风;③喷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④此外,搞好环境卫生,彻底消除病菇,对控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也是有效的
防治方法:①严格选用木屑,配方合理,含水量适中,填料严实,封口严密;选用优质塑料袋;②料筒在搬运时要防止毛刺刺破;③灭菌时排列合理,以保证受热均匀;排足冷气,冷却室要求洁净;④接种过程无菌操作规范化以药物防治为辅,托布津、苯来特及多菌灵对除毛霉外的其余4个属的杂菌抑制效果较好由于这3种药物的分解点均在178℃以上,即使高压灭菌也不会分散失效也可用石灰粉扑打在接种孔穴上,造成偏碱性环境,以防喜酸性杂菌孢子萌发、定植、蔓延及时检查,发现有污染立即处理污染初期可立即回炉灭菌后拌上新料重做少量、局部的污染可在污染处用针筒注入75%酒精或l%甲醛溶液,以抑制杂菌的蔓延,针孔处贴上胶布块栽培筒制作期必须尽可能地与各种杂菌的最佳生态条件错开,以减轻污染
(一)病害
在菌种制作时,常发现以麦粒及粪草为基质的菌种瓶或袋外壁局部出现“湿斑”和淡黄色的黏液(菌落)打开棉塞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类似有机物腐烂的腥臭味这种现象大多是细菌污染这些细菌多属于芽孢杆菌类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灭菌不彻底、放气不足造成加压,灭菌时间过短等,都能造成灭菌不彻底而引起细菌性污染灭菌后冷却速度过快,也会引起残存抗热性细菌的增殖而导致污染
核心提示: (一)病害 1.细菌性病害常污染子实体和菌种,在子实体菌盖上的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外圈颜色较深,呈深褐色
2.真菌性病害
3.生理性病害 当生态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药用真菌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要求时,就会发生生理代谢性障碍而使菇类畸变,这属于非侵染性病害在菌丝体阶段表现为菌丝萎缩或徒长,在子实体阶段则表现为畸形监测环境条件,为药用真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可有效预防生理性病害
(1)子实体真菌性病害:在菇床上产生白色棉毛状菌丝,迅速蔓延扩大,及至遍及整个菇床后期白色菌丝变成红色或水红色被棉毛状菌丝包围的子实体变成褐色,最后腐烂
1.细菌性病害常污染子实体和菌种,在子实体菌盖上的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外圈颜色较深,呈深褐色潮湿时,中央灰白色,有乳白色黏液菌杆、菌盖全部变黑褐色,质软,有黏液,最后整个子实体腐烂
防治方法:①可在出菇期间防治,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5℃以下;②避开春季高温、高湿的影响;③发病初期,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兑水喷雾,或用浓度为40~50mg/l的链霉素液喷雾,可抑制病原细菌的扩展
(2)培养料内真菌性病害:常见的有曲霉类、青霉类、木霉类、酵母菌、链孢霉、毛霉和根霉属等各种菌类会在棉花塞和瓶颈交接处或培养基表面上形成菌落,用放大镜可看到不同颜色的色斑
白癜风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