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阳朔的美味生活
中国历代帝王在江山与美人不可兼得时,总是爱江山胜于爱美人,以致让后人怀疑这些男人的审美情趣和浪漫情怀。然而,身在阳朔清丽脱俗的山水间,始觉爱江山舍美人,亦可以是深谙大美的人之所为。美人易老,江山却永久年轻,多少红尘烦恼都可以在静寂而幽远的山水中飘渺消遁。
如今来阳朔,又多了一道考题:爱江山还是爱美食?好在我不是帝王,个人的喜爱无关国泰民安,既可爱江山亦可爱美人,顺便再爱上美食也无妨,不会出现忠臣死谏、逆贼讨伐的尴尬局面。哈,上菜!
△西街的阳光咖啡
醉里吃鱼
如诗如画的阳朔美景醉了不少人的心,如果想让这种醉渗透到血液里,那就去吃阳朔的啤酒鱼吧。
漓江水时缓时急,不仅承载着无数游客的惬意情怀,而且也承载着众多鱼儿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感将毛骨鱼、剑骨鱼养得肉厚而细嫩。呵呵,最终还是逃不过更幸福的人的那张嘴呀。
△阳朔西街
长久以来,阳朔人烹调毛骨鱼和剑骨鱼的方法,基本上先油炸,然后汤焖,做成之后通称黄焖鱼。某一天,一个厨师将喝剩的啤酒代替水来焖鱼,一阵疾光火影之后,浓香四溢、细嫩鲜美的啤酒鱼就诞生了。对于阳朔人来说,这与当年淮南王炼丹炼出了豆腐一样,具有里程碑意义。
啤酒鱼?将一瓶啤酒倒到鱼里煮?初听到这种做法的人肯定以为对方喝多了。嘿嘿,叫酒鬼鱼吧。不过,有些人还是抱着不妨试试的心理,竟也烹调出滑爽飘香的啤酒鱼来。
△谢大姐啤酒鱼
时过二十年,要考证哪位阳朔人将啤酒鱼推向市场,其难度与考证当年哪位游客最先品尝了啤酒鱼相似。这或许涉及到哪家啤酒鱼更正宗的问题,商家总不希望别人抢了先。
阳朔餐馆几乎家家能做啤酒鱼,不过做得出色,并声名远扬的也就那么几家:谢大姐、大师傅、彭大姐、谢三姐……基本上都以姓名作为招牌,以隐喻其独门绝技。近年来,阳朔常举办“啤酒鱼烹饪比赛”,从无数参赛者中选出强者,颁以奖杯和奖状,得奖者纷纷将奖杯、奖状喷绘成大广告当餐馆的招牌。不过,由于获奖者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世界啤酒鱼大赛”获奖者,不禁令人怀疑这些奖项的意义。
△西街之夜
在阳朔,我选择的是好口碑已传扬多年的谢大姐啤酒鱼,品尝之后觉得风味绚烂,回味无穷。在师傅烹调之时,我到厨房小窥了一下。看她以小火煎鱼,鱼皮微黄时,加入盐、蒜泥、大葱、姜丝、芹菜、番茄、蚝油等,接着便是一瓶啤酒咕咕地倒入热锅中,顿时香雾弥漫。厨师赶紧加盖,让其慢慢焖煮五分钟后,把鱼翻转过来,再焖煮五分钟。叙述是容易的,真要烹调得好,还得有点天赋才行啊。
△阳朔西街
米粉风云
在西南地区,米粉是家常便饭,却硬生生被阳朔人做出千种风情来。到阳朔不吃米粉,接下去那句不说你也知道,那就是等于没来阳朔。太夸张了,不就是米粉吗,有多少花样可玩的?
△阳朔地方小吃
阳朔最著名的要数瘦子米粉店,一早寻去,竟然要排队,很是令人惊奇。阳朔的米粉店门面都不大,基本上是两只汤锅,一副案台,几个煤炉,当然还有几张让食客坐的椅子。一家米粉店的好坏,其功底主要是看米粉和卤水。米粉有宽条和细圆之分,以韧而不断、滑而不腻为佳;卤水的做法要复杂许多,要将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等香料,与猪肉、猪骨、牛肉、下水等原料,以及三花酒、罗汉果等多种配料,放在一起熬制,先施以武火,再施以文火,认真的厨师都要熬制十几个小时才能让卤水鲜美芳醇,入口点滴难舍。看来烹制阳朔米粉是个功夫活,不起早贪黑,没有独家香料配方,恐怕招不来食客。
△阳朔米粉
“来二两!”只要说一声,老板就扯上一团米粉放进铝制漏勺,在翻滚的开水中三进三出,米粉就被烫熟了。把烫好的米粉倒入碗中,紧接着舀一勺卤水,其他的配菜就是自助式的了。案板上摆满了烧制腌熟的牛肉、牛舌、猪肠,以及酸豆角、酸萝卜、油炸黄豆、葱花、香菜、辣椒等,以供天南地北的食客自由搭配,这般的贴心关怀怎能不换来一片赞誉,无限喜爱。
阳朔还有一种马肉米粉,只能在秋凉之后至春节期间才能品尝到。做法说起来并不复杂,先将马肉腌制,再腊制,吃时切成薄片,肉味甘香松爽;米粉直接在马骨汤中烫热,连汤盛入碗中。吃时有一种喜悦,仿佛自己奔驰于旷野之中。
△阳朔米粉的自助吃法
十八酿
阳朔人擅长手工菜肴,闻名遐迩的“十八酿”似可酿尽天下食材。你或许听说过田螺酿、豆腐酿、苦瓜酿、竹笋酿、香菇酿、蘑菇酿、蛋酿、冬瓜酿、香芋酿、蕃茄酿、菜包酿,而柚皮酿、豆芽酿、南瓜花酿……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或许哪天,心灵手巧的当地人将秀丽的阳朔山水也“酿”进香菇里、柚皮里,让人吃了飘飘欲仙。
△漓江虾与豆腐酿
“酿菜”的特色就是将醇香的肉馅填入不同的蔬果,或蒸或焖而成。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想象制作“豆芽酿”将是多么的艰难。做“豆芽酿”先要用绣花针把豆芽竖着掏空,然后将鸡肉剁成馅儿填进去,再下锅用鸡油煸炒而成。一盘菜上百根豆芽,费劲不说,而且脆生生的豆芽易折,很考验人的耐性和技巧。现在多数餐馆都不推广这道菜,原因就是太累人。
△沙田柚
“十八酿”中最具阳朔特色的是“柚皮酿”。阳朔是“沙田柚”的故乡,将柚子的青皮用刀削掉,留下白色的海绵状内层,然后将它放入水中煮,水开后捞起来,用冷水浸泡3、4个小时,然后以手用力挤压出柚皮里淡绿色的苦水,换清水再浸泡,反复多次直至挤出来的水完全透明,柚皮的苦涩也就挤干净了。此时,将柚皮切成约6厘米左右的三角形,将调味好的肉馅填入其间。接着用热油爆炒蒜茸、姜丝、大蒜、干辣椒,出味后,将镶好的“柚皮酿”入锅,放酱油和水焖煮,文火十分钟后出锅。色泽微黄、入口绵软、美味无比的“柚皮酿”就大功告成了。这道菜的关键是柚皮处理得是否无涩味,我曾在西街后边的富贵楼吃过,感觉不怎么样。倒是“没有饭店”的阳朔酿三宝:田螺酿、青椒酿、香菇酿,色香味俱全,深得我心。
△阳朔山水
边焗边烤
阳朔西街是一条亦古亦今的长街,西街上的招牌、店名、菜单全是中英文,早就与国际接了轨。随处可见镶着花边的扎染布,边上摆着印着时尚漫画的T恤衫;餐馆卖烤鸡,也卖啤酒鱼;咖啡馆有卡普其诺,也有漓泉啤酒。目前,在阳朔长期居住的欧美人士至少有五六百个,他们有的娶了阳朔村姑,过着神仙般逍遥的日子。
△窗外阳朔
渐渐地,西餐成了阳朔美食中的新亮点。法式鸡肉蘑菇蛋卷、意大利比萨、以色列沙拉、墨西哥鸡肉卷、印度咖喱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各种焗烤的西式菜肴。
焗是以汤汁与蒸气或盐或热的气体为导热媒介,将经腌制的物料或半成品加热至熟而成菜的烹调方法。焗有砂锅焗、鼎上焗、烤炉焗及盐焗等四种。
△“没有饭店”之没有烤饭
西街坊酒吧的阳台是西街最诗情画意的地方,阳朔西湖近在眼前,尤其是黄昏时刻,夜色渐渐迷离,树影轻轻摇曳。意大利焗通心粉端上来了,香蕉酸奶也伺候在旁。生来就是中国胃,轻易不肯对西餐叫好,这意大利焗通心粉却让我啧啧赞叹。对西餐的做法没有研究过,只吃出了这通心粉里有肉末、洋葱丁、蘑菇丁等原料。据说,当通心粉刚刚出锅的时候,在上面撒上芝士的碎屑,热气可以让芝士自然融化,那是多么美妙的过程啊!
△“没有饭店”的长廊如诗如画
享受西餐的过程不能像芝士融化得那么快,要慢慢地把阳朔西湖的美景给消化了。西街坊酒吧楼下,有“老于小吃”和几家无名卤味摊,很是受网友的追捧。“老于小吃“只做夜间生意,他的炖品如炖鹧鸪,甜品如清补凉、桂花汤圆,都是来阳朔自助旅行的人舌尖之旅的重头戏。当然也是呆会儿我要去“甜美”的地方。
△“没有饭店”之阳朔酿三宝
西街的“没有饭店”的英文名是MetYouCafe,这是曾经相遇的意思。这家饭店的名气始于西餐,如今是中西餐兼营。原来的小店生意好得很过分,所以最近又开了一家富丽堂皇的大餐厅,就位于西街路口。“没有饭店”有一种错乱美,视觉是完全中国化的,这里的服务生,男的穿清兵服装,女的穿格格旗袍,而味觉大多是纯西式,或中西合璧的。比如这里的看家菜——“没有烤饭”,仿佛是将先炒得九分熟的扬州炒饭,撒上芝士粉,入微波炉稍稍烤一下,就变成了亦中亦西的“混血”美味。
爱一个地方,可以因为美景,可以因为美人,也可以因为美食。阳朔三者兼备,怎么不叫人爱死!
■■■
图文为黄橙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