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送你花花

 

溯源君,一切来路皆可追。

本期关键词

送花时节又至,因为,咱们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七夕,就要到了。

玫瑰花无疑是最热门的爱情信物。在古希腊神话中,玫瑰集爱与美于一身,既是美神的化身,又融进了爱神的血液。在世界范围内,玫瑰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

如果嫌玫瑰花太没有创意,想尝试送别的花,也未尝不可。不过,送花前可一定得搞懂每种花的花语,千万别送错了花花。

因为,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语,亦或是故事。即便是路边最常见的喇叭花、树上常开的桂花,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

今天,就请跟随溯源君一起,了解一下这些“花儿”背后的故事。

花之

物语

01

FLOWERS

夕颜≠牵牛花,你知道吗?

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有一种小花,开成喇叭状,粉色和白色居多,被统称为“喇叭花”。

其实,喇叭花是牵牛花的民间俗称。花的颜色有蓝、绯红、桃红、紫等,亦有混色的,花瓣边缘的变化较多。牵牛花攀爬在草坪、灌木丛上,是很好的田园景致。

说到喇叭花,相信大家对宫斗神剧《甄嬛传》中这么一场戏印象深刻:

七夕之夜,从宫中夜宴偷溜出来的莞贵人与果郡王在桐花台偶遇。孤男寡女在尴尬的氛围中没话找话,聊起了墙角边的小花——夕颜。

夕颜,顾名思义,黄昏盛开,清晨凋谢。这个有着诗意一般美好名字的花,在古代却是用来专门指代薄命的女子。

不过,打碗花、牵牛花、田旋花、茑萝等常见旋花科小花,外观看上去差不多,总让人傻傻分不清。

在《甄嬛传》中,就是因为花型过于相似,导致连犯两个错误。

一是,夕颜并非牵牛花,而是与牵牛花花型非常相似的葫芦花。

二是,剧中用的道具花,既不是牵牛花也不是葫芦花,而是打碗花。

其实,牵牛花和葫芦花容易弄混,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有一个跟夕颜很像的名字——朝颜。

所以,葫芦花才是“夕颜”,与之相对的是“朝颜”,就是牵牛花,清晨花开,傍晚花谢。

不争不喜

安安静静地盛放着

那么,田旋花、打碗花、牵牛花到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实际上,这三种花是同科不同属,均为旋花科植物。田旋花为旋花属,打碗花为打碗属,牵牛属;田旋花、打碗花为多年生草本,牵牛花为一年生草本。

此外,从花型花色上来看,打碗花为钟形,颜色淡紫或者浅红;牵牛花漏斗型,花色多变,有很多种颜色;田旋花漏斗型,为粉红色或者白色。

花之

物语

02

FLOWERS

吴刚不停砍桂花树,

真的不是为了撩嫦娥?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谈及桂花,世人常将其和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不少令人向往的神话,尤其是吴刚伐桂的故事,更是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

吴刚伐桂,说的是一个叫吴刚的男子因为犯了错,被罚在月宫里不断砍树,直到把树砍倒才算惩罚完毕。但是,吴刚为什么要砍桂花树呢?真的与嫦娥没有关系吗?

相传,炎帝的孙子伯陵,趁吴刚外出修仙之机,和其妻子有染。吴刚得知后,一怒之下便将伯陵给杀了。他的行为惹怒了炎帝,为了惩罚他,炎帝决定把吴刚关在月亮上,命令他砍伐一棵不会死的树,也就是月桂。

这棵月桂树高余丈,随砍随合,总是不能伐倒,炎帝借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惩罚吴刚。

吴刚的妻子十分内疚,于是让三个儿子一起去和吴刚作伴,以此减轻心中的愧疚感。于是,三个儿子分别变化成了蟾蜍、玉兔和天葵。

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每日辛勤地伐树不止,那棵神奇的桂花树却依然生机勃勃。每到中秋之际,愈发地芳香四溢。

桂花幽香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以其独有的花香受到人们的青睐。

桂花也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古人评桂花为“浓、清、久、远”俱全,清可涤尘,浓能透远,推之为上品,因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大批咏桂佳作。

比如李贺的“翩联桂花坠秋月”,虞俦的“桂子飘香月下闻”,李峤的“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宋之问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李商隐的“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杨万里的“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等等,诗人把月和桂的形态、神态、仪态和情绪刻画得活灵活现,默颂着这样的诗句,好像身临其境,忘却外面嘈杂的世界。

花之

物语

03

FLOWERS

昙花一现,

一曲单相思之歌?

小时候,外婆的阳台上有一盆昙花。夏日的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它会悄悄地展露花容。

每逢夏秋节令,繁星满天、夜深人静时,昙花开放,展现美姿秀色,当人们还沉睡于梦乡时,素净芬芳的昙花转瞬已闭合而凋萎,故有昙花一现之称。

昙花为何一年只有“一现”?为什么昙花又叫韦陀花?

其实,这源自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传说昙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开花,四季都很灿烂。后来,她爱上了每天给她浇水除草的年轻人。玉帝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要拆散这对鸳鸯。玉帝将花神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昙花,不让她再和情郎相见,还把那年轻人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他忘记前尘,忘记花神。

多年过去了,韦陀果真忘了花神,潜心习佛,渐有所成。而花神却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曾经照顾她的小伙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时分,韦陀总要下山来为佛祖采集朝露煎茶。所以昙花就选择在那个时候开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气绽放在那一瞬间。她希望韦陀能回头看她一眼,能记起她。

可是千百年过去了,韦陀一年年下山采集朝露。昙花一年年默默绽放,韦陀却始终没能记起她。

昙花一现,只为韦陀。所以昙花又名韦陀花。也因为昙花是在夕阳后见到韦陀,所以昙花都是夜间开放。

花之

物语

04

FLOWERS

合欢花的秘密,

你听说过吗?

每年春夏时节,有一种粉色的花,毛茸茸地开在枝头。淡淡的粉色,热闹的开放,点缀在绿叶之上。每次风起,粉色的花,像雨伞一样,从高高的树枝上翩然飘下。

这种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合欢花。很多人都是从《甄嬛传》中才知道了这种粉色、毛茸茸的花的名字。

电视剧中,果郡王允礼独爱合欢花,曾借合欢花表白对甄嬛的爱意。果郡王过世后,甄嬛也常常睹花思人,每每见到合欢花,总能思念起果郡王……

其实,关于合欢花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虞舜南巡仓梧而死,其妃娥皇、女英遍寻湘江,终未寻见。二妃终日恸哭,泪尽滴血,血尽而死,遂为其神。后来,人们发现她们的精灵与虞舜的精灵“合二为一”,变成了合欢树。

合欢树叶,昼开夜合,相亲相爱。自此,人们常以合欢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

合欢花象征着夫妻和乐美满,种在后宫的庭院中真再合适不过了,因此故宫中乃至后来北京的大小街道中,常有合欢树的身影。

如今的广场、院子中,已经很少有围在合欢树下拾花逗趣的豆蔻少女了,但关于合欢花的传说却历久弥新,向世人诉说着一段段佳话情缘。

合欢花开花落,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爱情故事。

当我们见惯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jz/12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