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天葵的种植技巧,你知道多少赶紧来看看
紫背天葵属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红皮菜、粉皮菜、紫背菜、红背菜、观音菜、观音苋、红番苋等,以嫩茎叶作为菜用。紫背天葵病虫害少,一般不用农药,是一种无公害的保健蔬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江西、四川、台湾等地。
1.育苗(1)育苗季节紫背天葵能开花但不易结果,因此,生产上一般采用分株或扦插法进行无性繁殖。紫背天葵南方地区扦插繁殖可周年进行,以春秋两季扦插生根最快,苗质好。分株繁殖一般在植株进入休眠或恢复生长前进行,但分株繁殖的繁殖系数低,分株后植株长势弱,所以大面积栽培时常用扦插繁殖。(2)扦插技术扦插繁殖时,宜选择具有一定成熟度的枝条,不宜选用过嫩或过老的枝条作插穗。可从健壮的母株上取老熟枝作插条,截取生长充实的节段,每段长8~10厘米,摘去茎基部1~2片叶后,斜插于苗床。苗床可用土壤或细沙做成,插条入土约2/3。株距8~10厘米,插后浇水保湿,春秋季节15天左右、冬季25~30天即可成活,然后带土移栽大田。
2定植(1)定植前准备一般选择排水条件好、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栽培,利于优质、丰产。紫背天葵生长和采收期长,需肥量大,要注重施用腐熟后的农家肥作基肥,每平方米施用千克,并加适量磷钾肥,深翻、晒白后整成宽1~1.2米的高畦。
(2)定植种植密度可根据地力而定,地力好的可稍稀植,一般株距为25~30厘米,行距30厘米,每平方米定植~株。定植后及时浇水,促进成活。
3.田间管理(1)水肥管理紫背天葵在干旱情况下也能生长,但充足水分有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因此,定植后注意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南方地区进入雨季和台风暴雨期间要注意防涝排渍。进入采收期后,每采收一次,要及时追施一次肥料,每平方米用腐熟人粪尿千克或追施尿素8~10千克。
(2)病虫害防治紫背天葵生长过程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基本无需喷药防治。
4采收定植后一般25~30天即可采收,冬季较长需40天左右。采收时摘取长15厘米左右、具有5~6片叶的嫩梢,茎部留2~3节叶,有利新梢抽出。在福建闽南地区每年4~6月和9~11月为采收盛期,每15天可采收一次,每次每平方米产量为~千克,全年每米产量在千克以上。采收的嫩梢在5~7°C低温条件下可贮存7~10天,在常温下也可贮放2~3天,有利于长途运输。
5、更茬复种紫背天葵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多年,但经多年采收后其产量和品质都会明显下降。因此,要获得优质高产,最好每年重新种植,同时要注意选择田间无病害植株作扦插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