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分享9五味消毒饮合小承气汤
编辑:杜娟
1患者情况介绍李某,男,25岁
初诊:-11-29
主诉:面部脓疱疹一年余,加重一月。
现病史:患者面部、头部见脓疱疹,瘙痒疼痛,大便干结不畅。医院,内服、外用药物均使用,效果不佳,脓疱疹反反复复,经友人介绍于我门诊就诊。
刻下症见:面部、头部脓疱疹,局部红肿热痛,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皮肤油腻,口苦,大便干结,患者情绪极其焦虑,舌苔厚腻略黄,脉弦数。
诊断:肺风粉刺(热毒郁滞)
治则:清热解毒、消散疗疮。
方药:
金银花20g连翘30g蒲公英30g大青叶15g紫花地丁15g土茯苓30g蛇床子15g地肤子15g炒山楂15g炒麦芽15g娑罗子15g建曲15g7剂,水煎服,日一剂。
煎服方法:ml水煎服,煮取ml,取少量白酒,再煮10分钟,热服,服后盖被,微微汗出为度。
(图文无关)
复诊:-12-11
患者服药期间面部脓疱疹时好时坏,瘙痒疼痛减轻,皮肤油腻感减轻,大便不畅,舌苔黄白相兼厚腻。
方药:
金银花20g连翘30g蒲公英30g大青叶15g紫花地丁15g厚朴15g炒枳实15g大黄15g薏苡仁30g炙杏仁15g白豆蔻10g土茯苓30g蛇床子15g地肤子15g石膏30g炒山楂15g炒麦芽15g娑罗子15g建曲15g14剂,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01-12
患者面部脓疱疹明显好转,头皮和颈后可见散在的疱疹,疼痛和瘙痒均明显缓解,大便正常,舌苔厚腻减轻,焦虑情绪明显好转。
方药:
金银花30g连翘30g蒲公英30g大青叶15g紫花地丁15g厚朴15g炒枳实15g大黄10g薏苡仁30g炙杏仁15g白豆蔻10g土茯苓30g瓜蒌30g炒山楂15g炒麦芽15g娑罗子15g建曲15g14剂,水煎服,日一剂。
2案例心悟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性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医宗金鉴》云:“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
本案患者年壮,素嗜辛辣炙煿,内生积热,导致热毒蕴熏肌肤,气血凝滞经络而成。《内经》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患者面部见多处脓疱疹,瘙痒疼痛,属痤疮较重者,皮肤油腻,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厚腻略黄,脉弦数,四诊合参,五味消毒饮为首选,清热解毒、消散疗疮。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的功效。方中金银花、野菊花,功善清热解毒散结,金银花入胃经,可解中上焦之热结,野菊花入肝经,专清肝胆之火,二药相配,善清气分热结;蒲公英、紫花地丁均具清热解毒之功,为治痈疮疔毒之要药;紫背天葵能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味消毒饮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
我们在用方时,一定要注意药引和煎服方法,万不可忽略。应用五味消毒饮时少佐酒以通血脉、行药势,有利于毒痈之消散,煎后热服,药借酒势通行周身,服后盖被取其微微汗出,以开皮毛逐邪外出,微汗出,则毒邪自患处随汗而解。如此一清一透,使透邪于外、解毒于内,此即《内经》“汗出则疮已”之意。
本案方中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由于现代人饮食结构改变,所以在清热解毒同时佐以土茯苓、蛇床子、地肤子清热祛湿止痒。复诊时患者皮肤仍油腻,大便干结,舌苔黄白相兼厚腻,故而合以小承气汤使毒从上发、热从下泄;舌苔黄白相兼厚腻,加用薏苡仁、炙杏仁、白豆蔻,则清热利湿更速,临证在应用时一定要掌握辨证要点、患者年龄、体质,不可死搬硬套。
(图文无关)
(文中处方仅针对此案例患者,读者切勿擅自使用)
赵永强山西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长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医院中医药专家,师承山西省名老中医姜佐周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中医理论扎实,辨证论治精细,擅用经方治疗内、妇科杂病,致力于经方的临床研究和带教,颇受患者和学生认可。
赵永强经方工作室
长按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