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百进蹲点采访黄平县香饽饽山
黔东南州黄平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生长有野生植物近种,野菜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贵州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稳步发展野生蔬菜产业,丰富蔬菜产业发展内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黄平县依托资源优势,在旧州镇万亩大坝耕地上建成全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位于这里的野生蔬菜基地,由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于年入驻经营。初冬时节,走进黄平县旧州镇川心村野生蔬菜基地,只见菜苗青青,一片绿意盎然。野生蔬菜扦插苗母本源区、大棚育苗区、鱼菜共生区等区域整齐划分、标准规范。冰菜、藜蒿、养心菜、富贵菜、紫背天葵、荠菜等野菜长势旺盛。“基地主要种植10多个野菜品种,目标市场为中东、港澳、北京、上海、深圳、重庆、贵阳、凯里等地的中高档酒店、连锁配送中心等,产地批发价格为每公斤8元至20元,亩产值1.6万元以上。”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太芝介绍。这些天,黄平县旧州镇川心村野菜基地里,每天运出几千上万斤山野菜,市场供不应求。为保障蔬菜及时供应,基地建设加快了速度,已完善排灌沟渠、道路系统、大棚育苗设施、肥水一体化、冷链物流、办公区规范建设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红利。“每天都有几十名附近村民在基地务工,高峰时每天能达到人。”程太芝介绍道。据了解,黔东南六源鲜绿色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将农户收益和产出效益挂钩,基地用工量大,吸纳了包括周边大量群众就业,仅年就有1.5万余人次到基地务工;基地流转土地多,群众又增加了固定土租收入,为黄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野生蔬菜产业带动发展能力凸显。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在这背后,有着程太芝对野菜产业发展的执着。餐饮行业出身的她对野菜颇有感情。“以野菜为亮点,以餐饮为载体,以康养为核心,以黔菜为灵魂。”这是程太芝一直所坚持的。几年前,她在对餐饮发展的不断探索中,发现野菜越来越受消费者喜欢,但市场上的野菜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极不稳定。后来,程太芝决定走向野菜种植端,流转了土地,建起了基地。从过去几十亩到如今的0多亩,从品种的不断试种到精细培育,这里已成贵州省内最大的野菜集中连片种植区域之一,贵州省首个集野菜种苗培育、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通过发展野菜产业,延长产业链,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谈及公司发展野菜种植的规划,程太芝充满了信心,“我们将不断挖掘野菜的鲜食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在满足餐饮需求的同时,致力把野菜做成特色产品。根据发展规划,到‘十四五’期末,我们将发展野菜种植5万亩以上,年产商品野菜10万吨,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锦焘编辑骆航念二审何涛三审刘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