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BIO原创霉菌毒素脱毒方法概

 

霉菌毒素是霉菌分泌的次级代谢物,到目前为止,已知有多种不同的霉菌毒素。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显示吗,全球30%以上的谷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霉菌毒素,它们对动物、植物和人类具有很高的毒性。动物摄入过量霉菌毒素而导致急性死亡、生长缓慢及繁殖性能下降等临床中毒症状,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摄入微量的霉菌毒素虽不会造成明显的中毒症状,但却会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动物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减弱,从而引起生产力下降。此外,各种毒素之间还具有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更为严重。

目前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化学脱毒、生物脱毒、天然中草药、纳米硒等

1物理脱毒

物理方法脱毒包括:热处理、微波、γ-射线、紫外线、水洗、脱胚处理及添加吸附剂等措施。目前,最常用的物理方法是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营养惰性吸附剂来降低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吸附剂能与霉菌毒素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动物肠道对毒素的吸收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减少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产品中毒素的残留。

1.1铝硅酸盐

天然铝硅酸盐(如沸石、蒙脱石、硅藻土、高岭土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离子吸附能力,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选择吸附能力。但天然铝硅酸盐矿物吸附力小、效率低、占饲料容量大、对营养物质有一定吸附,直接用于饲料效果不好。对天然铝硅酸盐进行改性后可改善它对霉菌毒素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1.2甘露聚糖

酵母细胞壁对霉菌毒素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能有效抵抗其毒性,其活性成分是甘露聚糖。对甘露聚糖的进一步修饰改进,增强了其结合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的能力。因此,甘露聚糖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绿色且添加量较小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3活性炭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不溶性粉末状物质,它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3m2/g。在体外试验中,活性炭对霉菌毒素表现出较好的吸附脱毒作用。但在体内试验(喂养)中,不同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活性炭的选择吸附能力较差,被饲料中的某些营养成分所饱和而失去了对毒素的吸附力。活性炭对土霉素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这也表明其选择吸附能力较差。

2化学脱毒

化学方法消除霉菌毒素是利用毒素化学特性,在强酸强碱或氧化剂作用下,使之转化为无毒的物质,因使用化学试剂的不同而方法较多,常用的有酸处理法、碱处理法、氨处理法及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2.1酸处理法

强酸能催化黄曲霉毒素B1和G1转化为毒性低的B2和G2。用强酸水解花生粕蛋白能有效地促进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在室温下用3mol/L和5mol/L的盐酸处理,可使黄曲霉毒素减少78%和99.6%。在℃和℃用酸处理时所有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完全被破坏。

2.2碱处理法

利用黄曲霉毒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迅速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邻位香豆素钠盐,使毒素破坏,进而水洗去除。

2.3氨处理法

向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粮食或饲料通入液氨,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密封储存一定时间,AFB1在氨的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生成没有毒性的黄曲霉素等物质,因而解毒。该方法的缺点是加氨超过0.2%时,随加氨量的增加被处理物显褐色程度越深,带有残留氨味,需要较长时间散气。

2.4溶剂浸出法

用有机溶剂可提取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可用的溶剂包括95%乙醇、90%乙酮、80%异丙酮、乙烷乙醇乙烷乙酮水溶液等,利用这些溶液可将油中几乎所有的黄曲霉毒素除去。

3生物脱毒

霉菌毒素的生物脱毒主要是采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酶来进行脱毒,现已研究发现许多微生物能或多或少转化霉菌毒素,从而降低其毒性。生物脱毒的处理条件相对温和,然而一些微生物可能对脱毒产品的品质产生影响或产生新的毒性。况且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降解霉菌毒素,也不是所有能降解霉菌毒素的微生物的能力都是一样。选择既具有脱毒能力又不破坏或较少破坏产品品质的微生物或其酶及相适应处理工艺是实现理想的生物脱毒的关键。

3.1微生物脱毒

研究发现,常用的几种微生物,乳酸菌、醋酸菌、面包酵母、酿酒醇母、米曲霉和枯草杆菌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能力。研究表明枯草杆菌、乳酸菌和醋酸菌对黄曲霉毒素降解能力强,在液体培养60h后,黄曲霉毒素清除率分别达到89%、87%和80%。研究表明,pH、钙镁离子是影响微生物脱毒的重要影响因子。

4中草药

我国是最早使用中草药作为防霉剂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化学分析已经证明某些芳香性中草药不仅具有良好的防腐防霉作用,而且能去除霉菌毒素或降低其活性。同时,因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不易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产生有害残留,不影响机体正常代谢,故中草药作为饲料防霉剂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4.1中草药脱霉剂特点

4.1.1物理吸附:利用天然植物:如茵陈、艾叶、青蒿等海绵体性状,吸附饲料多余水分及其产生的毒素,对母畜有保胎作用;从根源上清除霉变隐患。

4.1.2保肝护肾、燥湿利水、清热解毒、健脾和胃、退黄生血,野菊花、生地、女贞子为保肝护肾良药;紫背天葵、山鸡椒、丁香、车前子等单独添加就有良好的抑霉清毒作用,对母畜子宫炎、乳房炎有防止作用;金银花、蒲公英清热效果显著,可防除猪只眼红、阴户红肿等效果;当归,茵陈、陈皮虾须草、栀子、大黄等有活血化瘀,生血退黄,对于黄疸猪只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1.3性价比高:一般脱霉剂需要添加3kg/T饲料,严重时需要添加到5kg/T饲料。中草药脱霉剂正常添加量1kg/T饲料,治疗量2kg/T饲料。

4.1.4开发意义:霉菌毒素的参与严重影响畜禽健康状况,也是“猪高热病”元凶之一,中草药抑霉清毒制剂临床防霉效果显著,有利于延长种畜使用年限,具有相当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价值。

5纳米硒

在饲料中添加硒具有保护肝细胞不受损害和保护肝脏生物转化功能的作用,从而减轻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6霉菌毒素吸附剂的选用策略

6.1霉菌毒素脱霉剂作用方式

物理吸附: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与霉菌毒素结合,结合力相对较弱;

化学吸附:通过离子键或共价键与霉菌毒素结合,结合力强。

6.2霉菌毒素脱霉剂缺陷

6.2.1仅对有限的几种霉菌毒素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霉菌毒素吸附剂通常可有效地吸附具有极性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因为这类霉菌毒素的化学结构允许吸附剂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或共价键与之有效地结合。但是对单端孢霉烯类毒素之类的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结合效率通常都非常的低,甚至不结合。

6.2.2体外有效并不能保证体内有效

由于体内试验是在特定的非常简单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体外试验并不能代表消化道中的情况。比如体外试验并没有考虑消化参数(如pH)变化、与饲料或消化酶分泌的相互作用,因而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当霉菌毒素与吸附剂之间以较弱的非共价键结合时,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导致霉菌毒素被重新释放。

6.2.3部分霉菌毒素吸附剂并不是专一性地吸附霉菌毒素

部分霉菌毒素吸附剂,如活性碳还会与日粮中维生素、矿物元素或药物结合。如此一来将会限制其吸附霉菌毒素效率,并且会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7霉菌毒素脱霉剂使用方法

在脱霉剂的使用上,建议畜禽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应保持持续的警惕性,在对严重霉变的作物或者饲料应该坚决放弃使用。

脱霉剂和防霉剂应该区别使用,当原料中已经存在霉菌毒素是,为了避免其对动物或家禽的伤害,应添加脱霉剂。而防霉剂的主要成分是丙酸钙、丙酸、山梨酸、乙酸钠等,是在饲料或原料储藏过程中防治霉变而使用的。

脱霉剂的使用量可根据饲料或者原料的污染程度、霉变程度、储藏时间情况添加,当饲料或原料水分高、湿度大、部分有肉眼可见的霉斑出现时,可按照1-2Kg/吨的量添加。

山东润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zf/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