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消暑,老中医带带我

 

老中医推荐消暑良方

中医学认为,“暑”是重要的致病外因之一。暑气太过,人体的发汗机制就会受到阻滞,体内就会有大量余热蓄积。暑热之邪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人就会精神萎靡不振、体倦神疲乏力,或心烦意乱、头晕眼花、辗转难眠等;影响到消化系统,就会引起食欲不振、口燥咽干,乃至发生胃肠疾患;影响到泌尿系统,就会发生尿液浓缩、排尿量明显减少,引起肾功能不全。

在此为大家介绍一系列解暑妙方。

1养阴清热白茅根

 具体做法:白茅根5克,菊花2克,乌梅3克。将3味药放入杯中,加~毫升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此方清热生津,适合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点评:中暑症状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呕吐、体温升高。

  此方中白茅根味甘,入肺、胃、膀胱经,《本草纲目》中记载:“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因其性寒而不伤脾胃,利水而不伤阴津的特性,成为民间用于防暑、生津止渴的常用药物之一。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中医认为火性炎上,上火之人总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菊花不仅清热解毒,对于上班族,长时间用电脑者,也可起到清肝明目,抗辐射的作用。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因为夏天温度较高,人们的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人体津液很容易通过毛孔以汗的形式外泄,此时养阴生津尤为重要。《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为之乌梅。”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有生津止渴,涩肠止泻之功效。

  白茅根、菊花、乌梅三药合用代茶饮,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可去燥降火,酸甜爽口,为夏日祛暑之良方。

2健脾和胃用藿香

具体做法:藿香3克,生麦芽6克,生姜3克,大枣1个掰开。生姜洗净切片,与其他3味药共放杯中,加~毫升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适用于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以及贪凉、饮冷过度的人。

  点评:夏季,人们常用各种冰镇食品消暑,且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下,因此,常会出现头晕、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防暑和胃饮中,藿香性味辛,微温,入肺、脾、胃经。《本草图经》中提到:“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生麦芽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用于治疗寒湿困脾所致的饮食不振,脘腹胀痛。

  民间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的说法。生姜性温,能有效治疗因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痛、呕吐。五味中,生姜味辛,辛主散,故能发汗,祛风散寒。吃姜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生姜能加快血液流动,排汗的同时,带走体内寒气和毒素。大枣性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将大枣列为上品,认为它具有补气健脾之功效。

3消暑解渴绿豆汤

具体做法:绿豆30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将芦根、白茅根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至熟,去药包。冷、热饮均可。

  点评:在酷热难耐的夏天,人们都知道喝绿豆汤以清热解暑。民间广为流传“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这一健康谚语。《本草纲目》是这样记载绿豆的:用绿豆煮食,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消暑解渴、调和五脏、安精神、补元气。绿豆性味甘寒,归心、胃经,具有消暑利尿的作用,故为夏季补心安神、清热解毒之佳品。芦根,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的作用,常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与芦根、白茅根合用,共奏生津止渴,祛暑利湿之功效。

  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寒凉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请勿过量饮用,否则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

4凉血解毒马齿苋

 具体做法:鲜马齿苋、鲜鱼腥草、鲜穿心莲、鲜紫背天葵、鲜苏叶、鲜薄荷、鲜荆芥等任选一种,洗净,开水焯后,凉拌食用。

  点评:鲜马齿苋、鲜鱼腥草、鲜穿心莲等食物既是中药,又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作用各有侧重。马齿苋在民间被称为“长寿菜”,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对于预防肠道传染病效果尤其好。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属于药食同源的一种中药,是清肺最好的野菜,特别是在夏天清肺热、化痰湿的效果很好。

  穿心莲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夏天吃可以有效的避免中暑。

  鲜苏叶味辛,微温,在《本草图经》中记载:通心经,益脾胃。《本草汇言》中也有记载,同木瓜一起食用,有散湿解暑的功效。

  鲜薄荷味辛,性凉,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作用。荆芥原名“假苏”,性温,无毒,是发汗解热药,是中医常用药草之一。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消暑诗》(唐)白居易

宁心化暑

最后就是我们的杀手锏了:心静自然凉。

中医认为:人体由神与形合而为一,保健养生,须善于调摄精神,讲究心理卫生,以增进健康。所以,古人非常看重通过心理减负来达到消暑纳凉之目的。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只要静下心来,在空气清新的院中、书房或卧室,安上一张竹床,或摆一木凳,或置一躺椅,或坐,或倚,或卧,意及碧空、疏星、朗月或极地冰川、雪域草原,自会从胸中溢出清气,心底漾出凉意,惬意至极。

这一切,用宋代另一诗人温革的诗来总结,就是:“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cp/5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