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常用数字中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处方用药更是巧妙无比,很多中药与天地数字凝结在一起,非常有趣,临床上至今沿用。下面是临床常用的数字中药:
一捻金中成药名。为消食剂,消食导滞,祛痰通便之功效。
成分:大黄g、牵牛子(炒)、g、槟榔g、人参g、朱砂30g。
主治:脾胃不和,痰食阻滞所致的积滞。
本品为攻补兼施之剂,临床用于小儿停食停乳、腹胀便秘、痰盛喘咳等症。
用法用量:每袋装1.2g,口服。一岁以内一次0.3g,一岁至三岁一次0.6g,四至六岁一次1g,一日1~2次,或遵医嘱。
二妙散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方中黄柏苦寒清热,苍朮苦温燥湿,为治阴分之湿热痿证的妙药。药仅两味,但功效卓著,作用神妙,故名“二妙散”。
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阴囊湿疹、阴道炎等属湿热下注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研为细末。每服3~9克,日服二次,用沸汤加姜汁送服。表实体壮者,加酒少许佐之。
三金片中成药名。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益肾。之功效
成分: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等。
临床应用: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尿急频数;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见上述证候者;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肾虚湿热下注证。
用法用量:1.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次3片,一日3次。疗程为4周。2.其他适应症:一次3片,一日3~4次。
四神丸中成药名。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之功效。
成分:肉豆蔻(煨)、补骨脂(盐炒)、五味子(醋制)、吴茱萸(制)、大枣(去核)。
主治: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等。
五味消毒饮中医方剂名。清热剂-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6克)蒲公英(6克)紫花地丁(6克)紫背天葵子(6克)。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等症。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疖疔疮痈局部红肿热痛、外科急性感染、急性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性传染病具有热毒证候者。
六味地黄丸中成药名。为补益剂,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
成分: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
主治: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七宝美髯丹中成药名。是一剂阴阳双补的方药,补益肝肾,乌发壮骨。
成分:本方由何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七味药物所组成。
主治:肝肾不足、气血不足所致的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梦遗滑精,筋骨无力,肾虚不育等症。
八珍汤中医方剂名,别名八珍散。为补益剂,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
成分: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
主治:气血两虚证。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九仙散中医方剂名。为固涩剂,具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之功效。
方剂组成: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贝母、罂粟壳。
主治:久咳肺虚证。咳嗽日久不已,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黏,脉虚数。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百日咳等病症。
十灰散中医方剂名。为理血剂,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
方剂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症。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咯血等属血热妄行者。
百合固金汤中医方剂名。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方剂趣味记忆法:二弟卖草药,百元皆归母。(二弟:生熟地黄;卖:麦冬;草:甘草;药:芍药;百:百合;元:元参;皆:桔梗;归:当归;母:贝母)
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血证。症见咳痰带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临床应用: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咽喉炎,自发性气胸等属肺肾阴虚者。
千年健中药名。别名一包针、千颗针、千年见、丝棱线,为天南星科平丝芋属植物千年健的干燥根茎。其苦,辛,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等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育、筋骨痿软、跌打损伤、胃痛、痈疽疮肿等。
万金油外用药。又称为清凉油。涂抹患处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头痛时,涂在印堂、太阳穴处有清凉缓解之效。
成分:薄荷脑、薄荷油、桉叶油、樟脑、丁香油等加石蜡制成的膏状药物。
(供稿:医院主任医师曹元成)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