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天葵菊科菊三七属

 

相信好多人都吃过她吧,有些朋友甚至在自己家的花盆里都种上几棵,

说她风味别具一格,有一股芳香味,质柔细滑、脆嫩可口。

说她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具有清热、消肿、止血、生血的功效,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

说她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癜。可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对肿瘤有一定防效。还具有治疗咳血、血崩、痛经、支气管炎、盆腔炎及缺铁性贫血等病症的功效

说她可以有多种吃法,凉拌、清炒、放汤,包饺子陷。

而在几年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刘夙的一篇微博,又传说她有毒,长期吃用会肝硬化!

本段内容引自《天府早报》-08-13网络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刘夙在微博上称,血皮菜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具有肝毒性,建议大家不要食用这种野菜。昨日,记者联系上刘夙,咨询红凤菜是否有补铁功能。刘夙表示,这可能是一个误传,“传统医学的法象药理认为,红色食物可以补血,而根据现代医学,补血需要补铁。红凤菜铁含量不高,传说它能补铁,大概是因为红凤菜叶背面为红色,这样几经讹传,就成了红凤菜可以补铁。红凤菜炒猪肝的确可以补铁,但那是因为猪肝含铁,和血皮菜没关系。”   刘夙介绍,红凤菜在分类学上属于菊科、千里光族、菊三七属。上世纪,化学家就发现千里光族植物普遍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在动物身上做过了大量PA的毒性实验,证明它有强烈的肝毒性,可以导致肝硬化,此外还有致癌、致畸性,并可导致原发性肺高压。后来从红凤菜中也分离出了这类生物碱,对红凤菜和菊三七属其他几种野菜做过毒理分析,结果表明红凤菜的地上部分具有最强的肝毒性。因此,刘夙建议市民最好不要食用红凤菜。此外,刘夙提醒,猪肝解不了PA的毒性,“如果非食用不可,建议大火热炒,因为在这种缺水的高温环境下一部分PA可能会被破坏,最不安全的则是凉拌食用。

能吃还是不能吃?自己去判断,百姓说吃了老久没事,专家说有毒,反正我不纠结,喜欢花的我,喜欢她是因为她的花儿漂亮,认识一下她吧。饱眼福也不错!嘿嘿~~~~

紫背天葵,N年前第一次吃她就记住这名字了,她叶绿背紫。名字形象容易记住,可在《中国植物图像库》里搜索,她的名字叫红凤菜,紫背天葵可是另一种植物。

别名:红凤菜、红菜、补血菜(台湾)、木耳菜、血皮菜、观音菜、红背菜等

原产中国及马来西亚,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西、江苏、湖南、湖北等地,

国外分布: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日本也有分布

多生长在山谷杂草地,林下溪边、路旁或栽培于住宅附近、菜园。

《中国植物志》第77(1)卷页: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柔软,基部稍木质,上部有伞房状分枝,干时有条棱。叶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稀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5-4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状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或近无柄而多少扩大,但不形成叶耳。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或小尖齿,稀近基部羽状浅裂,侧脉7-9对,弧状上弯,上面绿色,下面干时变紫色,两面无毛;上部和分枝上的叶小,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具短柄或近无柄。头状花序多数直径10毫米,在茎、枝端排列成疏伞房状;花序梗细,长3-4厘米,有1-2(3)丝状苞片。总苞狭钟状,长11-15毫米,宽8-10毫米,基部有7-9个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约13个,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11-15毫米,宽0.9-1.5(2)毫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具3条明显的肋,无毛。小花橙黄色至红色,花冠明显伸出总苞,长13-15毫米,管部细,长10-12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花药基部圆形,或稍尖;花柱分枝钻形,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淡褐色,长约4毫米,具10-15肋,无毛;冠毛丰富,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果期5-10月。

有关知识摘自网络,年4月4日摄于广州白云区神农草堂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gx/6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