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暑核心信息都在这了,赶紧看看

  治白癜风的药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太阳那么大,中暑了怎么办,一起看看预防中暑的核心信息有哪些吧

1.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高温作业和夏季高发。

释义:人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人体通过皮肤血管扩张、体内血液流速加快、排汗、呼吸、大小便等散发体内热量。在高温、高湿、暴晒、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人体会出现散热障碍,导致体内热量蓄积,发生中暑。过劳、睡眠不足、工作强度大是主要诱因,老人、儿童及有基础性慢性病者易发。

2.中暑初期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体温升高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昏迷和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释义:根据中暑的症状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除以上症状外,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3.发生中暑要及时降温、休息和补水,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

释义: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救治重点是降低体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及肺水肿。

4.遵守高温作业规程,避免长时间滞留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

释义:高温作业应严格遵守规程;夏季室外作业,应积极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应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2-1.5升,不能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减少中暑的发生。

那还是中暑了怎么办呢?

小编这就给大家推荐几个解暑良方,

一起看看吧

养阴清热白茅根

做法:白茅根5克,菊花2克,乌梅3克。将3味药放入杯中,加~毫升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此方清热生津,适合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点评:

中暑症状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呕吐、体温升高。

此方中白茅根味甘,入肺、胃、膀胱经,《本草纲目》中记载:“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因其性寒而不伤脾胃,利水而不伤阴津的特性,成为民间用于防暑、生津止渴的常用药物之一。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中医认为火性炎上,上火之人总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菊花不仅清热解毒,对于上班族,长时间用电脑者,也可起到清肝明目,抗辐射的作用。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因为夏天温度较高,人们的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人体津液很容易通过毛孔以汗的形式外泄,此时养阴生津尤为重要。《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为之乌梅。”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有生津止渴,涩肠止泻之功效。

白茅根、菊花、乌梅三药合用代茶饮,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可去燥降火,酸甜爽口,为夏日祛暑之良方。

健脾和胃用藿香

做法:藿香3克,生麦芽6克,生姜3克,大枣1个掰开。生姜洗净切片,与其他3味药共放杯中,加~毫升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适用于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以及贪凉、饮冷过度的人。

点评:

夏季,人们常用各种冰镇食品消暑,且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下,因此,常会出现头晕、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防暑和胃饮中,藿香性味辛,微温,入肺、脾、胃经。《本草图经》中提到:“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生麦芽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用于治疗寒湿困脾所致的饮食不振,脘腹胀痛。

民间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的说法。生姜性温,能有效治疗因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痛、呕吐。五味中,生姜味辛,辛主散,故能发汗,祛风散寒。吃姜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生姜能加快血液流动,排汗的同时,带走体内寒气和毒素。

大枣性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将大枣列为上品,认为它具有补气健脾之功效。

消暑解渴绿豆汤

做法:绿豆30克,芦根10克,白茅根10克,将芦根、白茅根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至熟,去药包。冷、热饮均可。

点评:

在酷热难耐的夏天,人们都知道喝绿豆汤以清热解暑。民间广为流传“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这一健康谚语。《本草纲目》是这样记载绿豆的:用绿豆煮食,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消暑解渴、调和五脏、安精神、补元气。

绿豆性味甘寒,归心、胃经,具有消暑利尿的作用,故为夏季补心安神、清热解毒之佳品。芦根,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的作用,常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与芦根、白茅根合用,共奏生津止渴,祛暑利湿之功效。

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寒凉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请勿过量饮用,否则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

凉血解毒马齿苋

做法:鲜马齿苋、鲜鱼腥草、鲜穿心莲、鲜紫背天葵、鲜苏叶、鲜薄荷、鲜荆芥等任选一种,洗净,开水焯后,凉拌食用。

点评:

鲜马齿苋、鲜鱼腥草、鲜穿心莲等食物既是中药,又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作用各有侧重。马齿苋在民间被称为“长寿菜”,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对于预防肠道传染病效果尤其好。

“鱼腥草”又叫折耳根,属于药食同源的一种中药,是清肺最好的野菜,特别是在夏天清肺热、化痰湿的效果很好。

穿心莲有一定的清热解毒功效,夏天吃可以有效的避免中暑。

鲜苏叶味辛,微温,在《本草图经》中记载:通心经,益脾胃。《本草汇言》中也有记载,同木瓜一起食用,有散湿解暑的功效。

鲜薄荷味辛,性凉,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作用。荆芥原名“假苏”,性温,无毒,是发汗解热药,是中医常用药草之一。

综合健康、生命时报、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hq/11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