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话中医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
银花三钱(3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各12g)
古代用法: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渣,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
现代用法:水煎,加酒一二匙和服。药渣捣烂可敷患部。
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火毒结聚之疔疮。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似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本证系感热毒邪气,或恣食辛热,内生积热,火热毒邪蕴结肌肤所致。《医宗金鉴》云:“疔者,如丁钉之状,其形小,其根深,随处可生。”“夫疔疮者,乃火证也。迅速之病,有朝发夕死,随发随死……”除局部红肿热痛外,有疔疮形如粟粒,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之征;若毒深邪盛者,则易“走黄”,其病势凶险,为急危之证。故其治重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君药-金银花:方中金银花,既清热解毒,又消散痈疮,为治痈之要药,故重用为君。
臣药-蒲公英、紫花地丁:蒲公英长于清热解毒,兼能消痈散结,《本草正义》言其“治一切疔疮痈疡红肿热痛诸证”;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痈。二者相配,增强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力,共为臣药。
佐药-野菊花、紫背天葵:佐以野菊花、紫背天葵清热解毒而治痈疮疔毒,其中野菊花尤专于治“痈肿疔毒,瘰疬眼瘜”(《本草纲目》),而紫背天葵则能“散诸疮肿,攻痈疽,排脓定痛”(《滇南本草》)。
佐使药-酒:加酒少量同煎,煎后热服,服后盖被,是借酒以助药势,宣通血脉,且微微汗出,以利于透邪外出,消散疔疮,为佐使之用。
五药同用,力专效宏,清解之力尤强,并能凉血散结以消肿痛。全方药仅五味,但药力专一,共奏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效,为疗疔毒之良方。
本方以同类相须之法,唯取清解消疔之力。
本方为治疗火毒疔疮之常用方。以局部红肿热痛或疮形如粟,坚硬根深,舌红脉数等阳证为辨证要点。
“疔无散法”,本方治疗不宜加用发散之品。
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