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干的天文意义下篇
在上一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十天干的天文意义,进而就能逐步揭示十天干隐藏的秘密信息,对于以后我们理解五运六气的意义,大有裨益。
划定天干的基准坐标
在前面关于二十八星宿的介绍中,大致了解了天干基准的确定方法。太阳系的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古代先贤用二十八星宿和十天干,简单清晰地描述了天赤道的运动规律。
古圣先贤天文观察发现,太阳系在宇宙空间中自行运动的范围是很有限的,这个有限的范围,可以从地球上观察到,当地球跟随太阳系运动时,在地球上可观察到在周围连续变化的太空中,存在有很多相互位置十分稳定的星座,从地球观察,它们基本上恒久不变。
太阳系就在这些星座圈定的范围内不停地运行,这些星座就相当于环绕在太阳系外围四周空间的参照物、物理标志,紧紧地将太阳系包围在一个空间里面,为太阳系的运行圈定出了一个有限的活动场所。
由于这些星座具有的恒定性,可以成为非常稳固的测量基准,利用它们来作为观测太阳、月亮、地球、行星在空间运行的运行轨迹。
参见前文关于二十八星宿的介绍。
当以二十八星宿为参照物,建立起一个空间定位框架结构后,太阳系的运行轨道,地球的运行变化,就拥有了一批基准的测量坐标,这样,由太阳系在运行轨道上变化而制造出来的天干周期律,就有了一个可以直观的演绎平台。
天干产生的原因
天体的运行变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就太阳运行来说,除了太阳带动行星公转外,太阳本身也有公转和自转。
就太阳的自转来说,也比地球自转复杂很多。从现代天文观察得到的结果证明,太阳的自转周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它复杂到有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莫名其妙。
原因是在太阳的表面上,自转周期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多层次变化,在太阳不同的纬度上,会出现不同的周期时间,具体的情况是,在太阳的赤道上,自转周期的时间大约为25天,在纬度40度的位置上,自转周期时间大约为27天,在纬度75度的位置上,自转周期时间大约为33天,在两极的位置上,自转周期时间大约为37天,现在人们对太阳自转周期的确定,一般都以日面纬度17度位置的自转周期为准,它是25.38天,这个时间已经被定为“太阳自转恒星周期”。
关于太阳的公转,即使人类已经进入了太空,也对太阳公转的了解微乎其微。
太阳系在宇宙空间的运行方式,是以不同周期的螺旋相互套叠的秘密。正是太阳系整体的复杂影响,在地球上产生了不同表现的天干周期。中国古人化繁为简,用十天干多重镶套的循环,揭示了不同的变化规律。
天干化五星的原因
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疑问,五行变化规律等同太阳系五大行星的变化规律吗?前文详细论述了,天干所体现的是整个太阳系,在宇宙空间中不同层次的运行周期,而且又是在以太阳为主体的运行轨道产生出来的规律。
自相矛盾了?
以五大行星为代表,来表示太阳和太阳系中所制造的五行之气,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直接表现手法,因为,五行之气是不可看见、不可观察,但是,又真实存在,选择一个有相同性质的实体来代表,会更形象更传神。
以五大行星为代表,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它最大的好处,是将太阳系在不同层次范围内运动变化所制造的,完全不能看见的五行之气,转换成为可以观察的实物形态。
将五行之气的变化规律,转换成为以实体的规律进行演示,这种以物质形态为形象的演绎,比以那些无形的气的空虚演绎,更具有鲜明的观察性和理解性。以有形代表无形,以实质代替空虚,正是这种直观表现手法的高明之处,这就是古代的人们为什么要将五气转换为五星的最根本原因。
十天干与五气化五星相结合的同时,古人把地球与木星、土星等行星的位置变化归纳为十种,用十天干表示,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在表达五气运动变化的同时,也表达了地球与其他行星的位置关系。
在远古时代,观察天象和解读天象的含义,这是邦国或部落的最高机密,从来都不会轻易示人,更不会公开其中的思维过程。
古代的人们在将整个太阳系运行产生的五气转换成为五大行星代表后,中间的转换思维和转换过程泯灭在历史中了,以至后来的人们在苦苦思索了几千年尚且不解其意,从而在研究中作出诸多的误解。
到此,我们用了长篇系列文章,论述了十天干起源、十天干的意义、以及十天干隐藏的哲学思维,为以后的内容奠定基础。
本篇是《天干和地支源头探究》系列之十二。
(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