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美学中国色彩富贵紫冷暖的碰撞
紫色是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是极佳的刺激色。它由红色与蓝色合成的颜色,但它既不像红色那么鲜亮,也不像蓝色那么冰冷。它热烈但不外露,高贵中透著神秘。在中国传统里,紫色是高贵的颜色,往往给人一种华丽的感觉。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云霞映成紫红色的高空叫“紫虚”或“紫冥”,等等。
中国韵紫气东来关于“紫气”,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望气者所说的某种神人、圣人身上所带的气象,一是指宝物或神圣的东西发出的祥瑞之气。古人常说的“紫气东来”又有何典故呢?
传说在老子出函谷关时,守关人看见一团紫气从东而至,然后见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守关人便知这是圣人,因此紫气便认为具有吉祥寓意,预示着圣贤和宝物的出现。杜甫《秋兴》也曾诗曰:“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古时祥瑞之气称紫云,仙人居住地成为紫海,城郊外的小路称为紫陌……
由此可见紫禁城中“紫”大有来头,古诗“脱却兰衫换紫袍,恰似桃李遇春时。”就是说服装色彩代表的官职高低,蓝衣是读书人的衣服,红袍是官服,紫袍是紫色朝服,系高官之服装,可见紫色是如此高贵、权威。流传至今,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欢把“紫气东来”作为春联横批,贴在门框上,象征美好春天的来临。
在中国古代,“紫气”还被视作帝王之气。传说南京的紫金山上常有紫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听说了这件事,就下令凿开淮河水来淹紫金山。从此南京的帝王之气衰弱,虽然也为九朝古都,但每一个朝代定居在此的历史都相当短暂。
紫金山天文台
“紫气”除了被视为神人、圣人和帝王之气外,有时它的出现也可能预示着地下有罕见的宝物存在。如《晋书?张华传》中就记载:“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意思是说斗牛之间的地下有宝剑。如形容宝剑的‘紫电青霜’之词。
中国韵紫色之尊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中国古代星象北天极处一区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因此故宫又称紫禁城。秦汉时期以“紫”为天之色。紫穹、紫宙、紫宵、紫虚、紫冥都是天空的代称,紫府、紫房、紫宫、紫清则是神仙天帝所居,天上的云和气分别叫做紫云、紫气,而紫宸、紫庭、紫禁、紫垣、紫薇、紫阙被视为帝居或帝位。秦始皇时建造的咸阳宫的布局就仿照天上的紫薇宫,而北京的紫禁城的寓意也在于此。后代紫色还成为皇家、高官府第所喜欢的装饰性颜色。
“紫”在服色方面也代表着尊贵。《山海经·海内经》载,有一种神,人首蛇身,常穿紫色的衣服。春秋时期,紫色是国君衣服的颜色。史载,齐桓公非常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当时一匹紫绸的价格要高于五匹素绸。
汉代后,紫色成为与朱色并肩的色彩。南北朝以后,紫袍更是成为贵官的公服,有诗“紫袍新秘监,白首旧书生。”到了唐代,“紫”作为服色超于“朱”之上。唐代官服规定,亲王以及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用朱色。宋初服色规定与唐朝同,后在神宗期间,规定四品以上的官服颜色为紫色。
中国韵中国紫
中国紫———硅酸铜钡BaCuSi2O6被认为是人工制造的。这种紫色颜料目前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而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现在已知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和年代的最早使用它的实物。在年,科学家第一次从汉朝的俑器上发现了硅酸铜钡,之后又发现其在秦兵马俑身上被大量使用,所以现在人们普遍将其称作“中国紫”。
紫色,象征神秘和高雅,也代表权威和声望。在西方文化中,从罗马时代以来,它就和皇室紧密相连,中世纪时期,由于紫颜色是最贵的染料,只能为贵族和有钱人所用,在很多国家甚至禁止皇室之外的任何人或机构使用。中国传统文化里,由于紫色来自于红和蓝的揉合,并非正色,早在《论语·阳货》便得到过“恶紫之夺朱也”的描述。
在京剧中,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紫色一般表示刚正、稳练、沉着,如徐延昭、专诸、黄盖等。
紫色在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中也被看作是重要的色彩,特别在明清漆器中,紫漆的使用仅次于黑漆、朱漆。
紫砂壶
紫檀家具
紫檀笔筒
紫毫
紫砚
紫石英
紫水晶
紫玉
紫竹
紫貂
紫燕
中国韵紫的姐妹
中国传统的颜色有独特的意义,色彩理念融和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意识之中。紫色,以及紫色的姐妹色在中国,有着极其诗意的名字。
唐时教坊的女子们用它点唇。宋朝秦观看美人有句“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它是中国绘画中常用到的颜色,古人的生活离不开檀色,出门坐檀车,家中檀木家具,燃着檀香听嘴上点着檀色口脂穿着檀色衣衫的歌女们用檀板助唱。
多情有才的男子被叫作檀郎,最初是指美男潘岳。
紫色也会通过花儿和植物与自然有所关联,比如丁香、薰衣草、紫罗兰以及各种紫色的的变色的兰花。紫色的色系,很多都是通过花名来区分。
薰衣草
紫罗兰
紫薇
紫玉兰
紫荆花
番红花
紫云英
紫藤
紫丁香
二月兰
睡莲
鸢尾花
中国韵紫的咏叹
素有“香草美人”之称的屈原,在楚辞中多次用到“紫”,而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朱熹的“万紫千红总是春”,都为紫色带来了诗的韵味: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屈原《楚辞?九歌?河伯》)
紫茎屏风,文缘波些。(屈原《楚辞?招魂》)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白居易《见紫薇花忆微之》)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白居易《紫薇花》)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杜甫《秋兴》)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汤显祖《牡丹亭》)
中国韵紫色乡愁
乡愁,是对故乡家园之感,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乡愁的本质不仅是对已逝的时光的怀念,而是对身在的那种现实的感伤。紫色代表着浪漫、神秘、深沉和高贵,也代表着隐晦、成熟、忧郁和哀伤。
《雨巷》
作者: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中国韵紫色味道
红、白、黄、绿、紫……缤纷多彩的植物性食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厚礼,它们满载着护卫人类健康的珍贵养分。紫色,神秘而浪漫的颜色,典雅而高贵。“红到发紫”的食物,不仅外表绚丽,其营养价值也特别高,可谓“内外兼修”的美食。从新鲜的蔬菜水果到薯类豆类等食物,紫色食物都有各自的卓越代表。例如:葡萄、越橘、蓝莓、黑加仑子、无花果、杨梅、茄子、紫甘蓝、紫薯、紫菜、海苔等等。紫色植物之所以能披上美丽的紫外衣,通常是因为其内含一种天然色素——花青素。花青素不仅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还可强化人体的微循环和记忆力,有助于延缓衰老。
紫苏
紫甘蓝
紫贝菜
紫笋(茶名)
紫芝
梅子
桑葚
紫薯
紫米粥
中国韵紫色华服
紫色代表优雅、高贵、魅力、自傲。紫色,因为本身就带有一种很强的浪漫气息,而且非常的高贵逼人,而且也非常的神秘,深得很多人的喜欢,而很多贵妇人也喜欢这种高贵式的颜色。紫色冷调-豪华,美丽,忧心,平安,爱,悔改,谦卑,仰望,热情,热忱
有意思的是,在欧洲古代,紫色(purple)的象征意义也与帝王将相和宗教有关。比如thepurple意思是帝位、王权,beborninthepurple意思是生在王侯贵族之家,marryinthepurple意思是与贵族联姻,beraisedtothepurple意思是升为红衣主教,等等。而且紫色也是君主和贵族们喜欢穿的颜色。在古希腊,紫色更是智慧的哲学家的服色,这倒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当契合。
据色彩学家介绍,在现代社会,喜欢紫色的人年龄都偏大,而且性格理智、善于克制、沉着。这其中是否与传统文化有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吧。
本文系古典美学原创,转载须注明:
[作者:古典美学来源:古典美学]
未注明出处,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