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菜成长记走进米奇A班的菜园地

 

木耳菜是一种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和其他多种我们身体每天必需的营养元素的一种蔬菜,多食对身体很有好处。今天小编将带大家走进成都市郫县高宽创智幼儿园米奇A班,他们班的宝贝与木耳菜之间将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去看看吧!

活动目标:

1、了解木耳菜的种植过程,有连续观察与记录木耳菜生长变化的意愿。

2、在参与木耳菜的种植、管理工作中,通过动手实践增强责任意识。

3、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习惯,从质疑中获得知识,体验种植活动的奇妙以及快乐的情感。

种植工具、材料及条件:

1、土壤选择:沙土地一块。

2、所需工具:小铲子,竹竿,木耳菜种子若干。

3、辅助材料:记号笔、尺子、绳子等(根据活动需要准备,供幼儿观察探索)。

通过制表调查分析,总结出木耳菜成长需要的条件后,米奇A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准备开始行动啦!

快乐种植

“我们给孩子发放了种子,准备让孩子们亲自把种子种到土里去。当他们来到种植园时,便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米奇A班班长周老师说。

老师这黑黑的点点是什么呀?

是木耳菜种子呀!

老师,为什么要选择木耳菜啊,为什么不选萝卜呢?我觉得萝卜好吃一点……

      

因为木耳菜好种一点啊,这个框框太小了,萝卜长大了以后这个框框肯定装不下啊!

          

老师,什么是木耳菜啊?为什么要叫木耳菜?

    

“于是在孩子们边问边答中,我们把种子宝宝安全的送到家了。而在面对“种植过程出现的各种提问,有的提问真是奇思妙想,弄得我有的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回答。看来应该立即停止种植活动,带着这些问题在做一次探究,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木耳菜。”米奇A班赵老师说。

种子怎么还不发芽

“看了木耳菜种子的介绍说明,说种子在种下后5天左右就会发芽,带着喜悦和兴奋和孩子们一起去看我们的种植园。结果看到的是根本没有种子发芽,反倒有一些杂草却长出来了。”

老师,老师它怎么还不发芽啊!

      

是啊,怎么还不发芽啊!我都等着急了!      

老师老师,快来看啊!这里有种子发芽了!!

      

这不是种子发的芽,这是杂草好不好!

“于是我去请教会种菜的周琳老师,周老师问我有没有把种子用温水泡一下,‘哎呀!我怎么忘了这个事’周老师说:‘没关系,种子用温水泡一下再种的话,会发芽的快一点,没有泡的话时间要等的长一点’。听了周老师的话我忐忑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只需要‘静等花开’。”米奇A班班长周老师说。

种子宝宝发芽啦

“从上次的观察后,孩子们没有看到自己种的种子发芽。他们有些失望,我也有些后悔,为了弥补他们,我每天都带孩子们去呵护他们的‘小宝宝’,我相信他们会看到奇迹的。”

老师老师,快来看啊!我们的种子发芽啦!

老师这是我们种的种子吗?

对呀!这就是我们的种子发的芽!

      

嘘!它们才刚刚发芽还很小,说话声音小一点,别吵到她们了。

    

“终于看到了一小丁点嫩芽,我惭愧的心也渐渐释然了一些。看着孩子们在自己实际操作和劳动的行为中获得的满满喜悦,我也很幸福。”米奇A班班长周老师说。

木耳菜之争

“从看到一点嫩芽后,孩子们又开始兴奋起来。每天都要去看一看他们的‘宝宝’长大没有。而在孩子们尽心的呵护下,木耳菜慢慢长大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米奇A班老师赵老师说。

这株木耳菜是我种的!

      

明明是我种的!

      

老师,我有一个办法,就是可以分组啊!这是第一组的,这是第二组的,这是……

老师为什么不再种一点呢?

木耳菜的种植期已经过了,怎么种嘛!

那我们就种别的吧!

    

“经过决定,我采取了我班小朋友何洋的意见,把木耳菜进行分组管理,这场木耳菜争抢风波得以平复。而面对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孩子们都能迎刃而解,我的心中也多了几分感动和欣慰。的确,办法总比困难多,贵在坚持。”米奇A班班长周老师说

为小苗浇水

小种子发芽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长得更好?

不摸她,不能把它从土里拿出来,要不它的根就没作用了。

那我们怎样才能看出小苗需要浇水了呢?

我们不能揪它,因为小种子只有一条生命。

还应该天天浇水,每天浇合适的水,要不多了就淹死了,少了就渴死了。

      

我是看土有点干,就知道该浇水了。

      

小苗有点儿焉,也需要浇水。

          

我看见湿土的颜色有点黑,干土的颜色有点白有点灰,它们的颜色不一样。

可以从土里的裂缝看,如果有裂缝土就太干了。

用手去摸,感觉有点干,有点硬,就需要浇水了。

“在我们精心照顾下,小种子长得可快了!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也获得许多感悟,如要善于根据幼儿谈论的内容提出相应的开放性问题,让幼儿通过交流讨论来建构知识。”米奇A班班长周老师说。

为木耳插杆      

老师、你看木耳菜长长了!

      

木耳菜长了长长的须,它是不是要爬藤了?

          

它是要怎样爬藤呢?

    

我们需要给它插杆!

嗯,对呀!那该怎样插呢?

“孩子们再次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争论了很久也没有想出插杆的好办法。于是,第二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家长,他为幼儿讲解了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什么样的植物需要插杆,什么样的植物不需要。比如木耳菜可以插杆也可以不插杆。而我们最终还是想尝试插杆。”米奇A班班长周老师说。

■■■■■木耳菜地里的不速之客——丝瓜

“6月下旬,我们在为木耳菜浇水的时候发现地里又多长了几株小苗。”

看来有的木耳菜宝宝要长得慢一点啊!说不定大家的种子都会发芽的,只不过有的种子生长的时间要长一点。

对啊,对啊就给有的宝宝一样,有的先学会走路,有的后学会走路,我妈妈说我11个月就会走路了!

      

我觉得它不是木耳菜,你看这个和这个的叶子都长得不一样。

      

我也觉得木耳菜的叶子要厚些,而这几株小苗的叶子要薄一些。

老师,它不是我们种的木耳菜,我们把它拔了吧?

不能拔,不能拔,它也是一条生命啊!

      

对呀对呀!不能拔!

    

不管它是什么,我们让它和我们的木耳菜一起成长吧!

“经过一个月的暑假,开学的第一天,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去看我们的‘宝宝’长得怎么样了,这时,我们发现之前地里的不速之客是-----丝瓜。这让我顿时感觉:让幼儿正确看待地里的不速之客,给它一次机会,或许它就会重生,我们也会有意外的收获!”米奇A班赵老师说。

甜蜜收获

“8月的日子里,天气十分燥热,种植园的木耳菜飞速成长。这一天,趁着早上的一丝清凉,我和我班小朋友来到种植园里,准备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

哎呀!我们的木耳菜叶子怎么黄了?

这株木耳菜叶子上怎么有点点啊!是不是被小虫吃了一口啊!

木耳菜被虫吃了,猜猜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我们没给它捉虫子。

我们的木耳菜虫子也喜欢吃,小虫饿了,所以吃了我们的木耳菜。

是我们没有给它打杀虫的药。

      

是我们没照顾好它们,所以它们生病了。

    

“孩子们地回答有的回答很正确有的回答让人觉得啼笑皆非,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今天的收获都是满满的甜蜜的。问题来源于幼儿的本身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提问让幼儿自己寻找答案,极大地调动了幼儿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米奇A班班长周老师说。

      木耳菜品尝会

“趁着刚摘下了的木耳菜还特别新鲜,也趁着孩子们还带着收获的喜悦心情。就要“趁热打铁”让他们在餐桌上接纳木耳菜。于是我们大家在厨房的叔叔阿姨的帮助下忙活起来。有的洗菜,有的拿盆,有的装菜……”

老师,这是我种的,我等一下要吃好多!

老师,我最喜欢吃木耳菜了!

老师,我知道多吃木耳菜对我们身体有好处!

      

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叫木耳菜了,它吃起来滑滑的像木耳一样!

      

老师,因为它长得像木耳,所以叫木耳菜!

    

“就这样,在你一言我一句中,我们吃完了‘大餐’。而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收获良多:教师要支持幼儿的创造思维,并提供条件促使这种思维转向为具体行为。”米奇A班班长周老师说。

活动总结:

木耳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选择这样的题材比较生活化,可以从课程中让幼儿了解木耳菜的特征及不同的吃法和用途。在我们幼儿园,木耳菜是小朋友经常吃的一种蔬菜,幼儿对木耳菜有一定的感官认识。在种植和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幼儿的情感和智慧与植物共同经历着成长。幼儿学会了正确施肥,为木耳菜插杆,学会了辨别害虫和益虫。当幼儿看到自己种的种子发芽,长高,收获时,心理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萌发了对劳动者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懂得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幼儿在种植中不断生成新的经验,经历了许多探索和发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我们的收获:

在种植活动中引导幼儿动手动脑,亲自实践,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乐趣,从而增强幼儿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幼儿的分析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积极引导,与幼儿有效互动。在本次种植木耳菜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中,应该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种植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种植知识和种植经验的准备。在种植之前,应懂得怎样整理田地,才更有利木耳菜的生长。在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之后,幼儿一边种植,一边讨论生长过程中的管理等。

2、做好支援力量的储备工作。对活动中幼儿和教师都不能解决的很多问题或现象,依靠幼儿的力量无法解决的技术活动,不能临时寻找外援,必须在活动开展前就有固定的咨询对象,以随时解决活动中的疑问。

3、处理好课程中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本次活动从整体来看是有计划性的,但还有很多是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发现随机生成的,例如虫子的出现,丝瓜的到来。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了相应的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又丰富了幼儿的经验,从而提升了整体教学效果。

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与参与,幼儿在整个过程中体会的了劳动的艰辛与喜悦。加深了幼儿对木耳菜的认识,孩子们以后喜欢上了木耳菜,餐桌上不再有剩木耳菜的现象了。

赞赏

长按







































白颠疯能要孩子吗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js/8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