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游梅州nbsp腌面三及第仙
文、摄影
茶先生
一碗腌面,恰似穿城而过的梅江,绵长柔韧,穿过岁月,带走乡愁。——题记美食,终极的乡愁有人说,美食才是终极的乡愁。腌面、肉丸、三及第汆汤……这些带有梅州符号的食物味道,通过岁月的沉淀与发酵,已然幻化成乡愁的一部分。回到梅州,你不能不品尝上述的几道早餐美食。因为梅州人的日常,统统是从晨曦中的腌面、汆汤开启的。据说,除了平常梅州人回梅后会细品腌面治愈乡愁,就连美国侨领熊德龙、台湾实业家肖法刚,每次返梅的第一件事,便是忙里偷闲饱餐一顿腌面煮汤。还有S.H.E里的台湾客家妹子ELLA和HEBE,第一次回原乡梅县演出,头等大事便是去品尝一碗神往已久的腌面。于海内外客家人而言,每一次吃到腌面,那颗心都会不由得轻颤一下。因为,腌面有多长,思乡的念想就有多么的绵长。腌面,客家人一天的开始▲告别梅州江北老城,从民国回到现代从民国时代的江北骑楼街辗转回到江南新区,心中的意象,在挺拔的楼房、喧闹的街景和俯首可见的腌面店中,渐次清晰了起来。▲位于江南的新华书店,历经30年风雨,如今与麦当劳同在▲腌面、煮汤,梅州人一天的开始▲随处可见的腌面店里,一碗腌面、煮汤,构成了梅州人的日常▲广记肉圆店,腌面一级棒在江南的梅新路,汇聚了众多腌面早餐店,其中一家名为广记的腌面店,尤受吃货推崇。店内的头牌当然是腌面。所谓腌面,其实就是猪油拌面,梅州的面是宽边碱水面,碱水量小,筋道香浓,兼具广府碱水面与北方拉面的优点。烹饪时将面条投入沸水中煮熟后捞出,再将葱花和蒜蓉用沸油煸过作为佐料,配上猪油、鱼露、秘制酱油,迅速拌匀,食客们需要在面条冷却、变硬前一气呵成品尝下肚,爽口香滑、回味悠长。这种绵长的意味,不仅留存于少年时与那个TA在冬日早餐档里品尝腌面的刻骨铭心里,更定格于你味蕾的甜美记忆中。▲浓香四溢的腌面,是客家人永远的乡愁▲不知怎的,心竟轻轻的颤了一下,乡愁,那悠悠的、挥之不去的香呵!除了腌面外,聪明的客家人还研发出了异曲同工的腌云吞。以相同的佐料拌着烫熟的云吞进食,不知道引出多少老饕贪吃的口水。梅州的云吞以古法制作,馅料里除了半肥瘦的猪肉外,更有中年人的味蕾记忆——猪油渣。所以腌云吞不仅外面鲜美,内里也是爽脆可口。▲腌云吞,香得小心肝都直打颤三及第汤,鲜美无比品尝腌面的同时,别忘了配上一碗红曲三及第汤。三及第,即猪肝瘦肉粉肠,或俗称猪杂。新鲜得还在跳动的猪杂,在天蒙蒙亮时便送抵早餐店,以猛火汆煮片刻,配料可自行选择,有传统的咸菜、枸杞,加上几滴客家娘酒的副产品酒糟,顿觉鲜美无比,让无数客家人无法淡定。而今,三及第汤已然升级,很多店铺增加了油菜、番茄芫荽、甜菜、红背菜……每一种菜与猪杂的搭配,都能在你的唇齿间勾引出鲜美的惊喜。而且,除了三及第汤之外,还有鲜到小心肝都颤抖的牛肉汤。所以,在梅州吃早餐,千万别吃太饱,每种配汤都品尝,方得始终!但细算下来,你得有多少个胃才能悉数品味?▲三及第汤与腌面,梅州人温暖的记忆。成长路上,多少欢欣、惆怅与遗憾,都凝聚在这份简单而美好的早餐里。▲鲜美的三及第汤,无论配什么蔬菜都如此的让人难忘。就像那年那月在早餐店里遇见的那个少女,美丽温婉,恰到好处。红色的不是菜的颜色,而是加入了微甜的酒糟所致至于“三及第”一名的由来,版本甚多,莫衷一是。其中最受外界认可的,是与明代广东才子伦文叙有关。相传伦氏幼时家中甚贫,以卖菜为生。隔壁粥贩怜其幼,惜其才,每天中午以买菜为名,着伦文叙送一担菜至粥贩家,送完菜后,粥贩便以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的白粥招待之,权当午餐。后来伦氏高中,心念粥贩赠粥之恩,重回故地食了一碗当年老板给他熬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伦氏为其题名“及第”,并书一匾。“及第粥”之名,便由之传遍广州。而因为在科举取仕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故客家人的猪肝、瘦肉、粉肠汤,也渐渐在客家地区被称为“三及第汤”。▲三及第汤,与广府的及第粥有异曲同工之妙梅州肉丸亦是早餐的一大选择,爽脆、弹牙。有人说肉丸不是潮汕的特产么?其实,潮汕肉丸的祖先便是客家肉丸,皆因民国时期梅州小贩沿着韩江挑担南下卖肉丸,后被潮人模仿,并将猪肉丸、牛肉丸发扬光大。而梅州肉丸,却被遗忘在岁月的犄角旮旯里。▲你还记得人生中第一次吃的肉丸的味道吗?妈妈牵着你,走过了长街与窄巷,终于在街角的某个店铺,为你买下了一碗热腾腾的充满爱的肉丸。野菜三及第汤,甜似初恋除了梅新路外,还有一条名为三板桥路的著名美食街,此处的腌面、三及第汤远近闻名,尤以一家“阿芬早餐店”最为著名。老板娘阿芬是来自蕉岭山区的阿姨,早在十几年前,她便把来自蕉岭的甜菜、红背菜等特色野菜带到了梅城。由于这两种野菜烹煮出来的三及第汤尤为鲜美,在不大的梅城掀起了革命性的变革,众多早餐店纷纷模仿,将原本仅有蔬菜汆及第的简单模式,迅速扩张为如今十几种配汤的宏大规模。▲将野菜三及第汤带到梅州城里的亚芬三及第早餐店▲梅州北部的蕉岭山高水寒,喜以辣椒为蘸料▲蕉岭特色野菜,左边是甜菜,右边是红背菜▲老板娘阿芬姐亲手烹制三及第汤▲早餐用甜菜三及第汤配饭,不一样的味蕾感受▲早餐吃饭,绝对不是开玩笑!喏,一大桶饭等着嗜饭如命的你光顾!宵夜,牛腩、汤圆、牛奶煮蛋除了丰富的早餐外,乡愁也需要在夜晚以美食来化解。在梅江二路与嘉应路交汇的小巷里,老张宵夜档是饕客与游子们味蕾的念想。这家经营了十几年的街边大排档,以梅州人最爱的清汤牛腩,和别具特色的梅州汤圆闻名。清汤牛腩以牛骨汤熬制牛腩,吃时放入萝卜、芹菜以小锅烹煮,配上梅州特色酸甜辣椒酱,味道好得不要不要的。离远闻香,已是口水流三尺。▲梅州清汤牛腩萝卜汤,汤色清澈,肉质鲜美,牛香浓郁。具有与广府的柱候牛腩截然不同的鲜香风味。▲在江南梅江二路开店10余年的老张牛腩店。只做宵夜,太早来吃不到!▲以牛骨汤熬制的牛腩,上桌前须以小锅回炉烹煮▲撒入了芹菜粒的牛腩萝卜,配上梅州特产酸甜辣椒酱,美味得不要不要的!梅州汤圆与大多数人吃过的汤圆截然不同,椭圆的外型萌萌哒,内核并非芝麻或花生馅,只是一颗香脆的炒制过的花生。虽然简单,但却美好。因为梅州汤圆是以高筋面粉现场搓制,入口香糯。除了这些,老板娘张姨还透露说,梅州汤圆的甜汤是以姜汁糖浆熬制,粘稠甜美,可以让汤圆本身不易破损煮烂,品尝时冲上滚烫的开水,即可让甜度降低。舀一羹呆萌的汤圆入口,软糯弹口,嚼劲十足,那种甜蜜的感觉,让琐屑当下顿觉华彩迸发。▲张姨搓制梅州汤圆▲梅州汤圆不以水烹煮,而是以放入姜汁的糖浆熬煮。▲梅州汤圆软糯柔韧,极有嚼头,内馅只有一颗花生,却也香脆无比▲老张宵夜档也提供牛奶煮鸡蛋。只是一口,已然让你忆起30年前那个寒冷冬夜里最初的甜美.被岁月遗忘的仙人粄、煎味酵粄美食如人,离乡易贱。作别故乡前,自然要去百花洲市场门口吃一碗仙人粄,重要的是要加入香蕉露。仙人粄,即凉粉、仙草冻,梅州的仙人粄,遵循古法以仙人草烹制,柔韧度高,仙草味浓,与香蕉露搭配后清爽可口,消暑必备。让人惦念的是家乡的仙人粄,一般以“砖状”摆放,买时再由店家切割搅碎,极好地保持了视觉与口感上的原生态。▲梅州城里最早的“现代化”影剧院,现如今已然变身商业区▲梅州仙人粄,入口即是浓浓的仙草香,和甜入心扉的蜜糖▲仙人粄,童年夏日里你我的唯一惦念▲小贩张姐既卖仙人粄,也卖已经绝迹的煎味酵粄。煎味酵粄,儿时冬日里最爱的美食,每次去,买一只味酵粄,却吃掉了老板半瓶辣椒酱。▲古早味道的仙人粄,弹Q诱人,每一片光泽,都折射出儿时的欢乐与哀愁▲售卖仙人粄的小店在江南也随处可见然后买一个煎味窖粄,加入红味与辣酱,慰劳唇齿间的思念。最后,还得去法政路买几斤盐焗凤爪、鸡翅。▲法政路的盐焗食品店▲江南街头随处可见白墙灰瓦的客家围龙大宅▲早餐店里见缝插针酿豆腐的客家阿姨▲客家酿豆腐,满满的童年记忆故乡其实是有生命的。随着那些熟悉的事、那些熟悉的人逐渐逝去,故乡也在记忆中变老,老得到最后只剩下些记忆。所幸的是,美食不变,味道永恒。在我们的味蕾记忆里,故乡,永远都是那个触及灵魂的丰盈所在。商务合作,请联系个人?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js/99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