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记丨紫背菜
余喜华文/摄
紫背菜,台湾人称为红凤菜,俗名观音菜,菊科,三七草属宿根草本植物,主要产于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地。
紫背菜,因其叶面呈绿色,略带紫色,背面紫红色而得名。
见识紫背菜,应该有很多年了。每天去上班,打从钟山新村过,天皇寺一带都是立地屋,房前屋后的空地,要么种花草树木,要么种些蔬菜。其中一户人家的花坛里,就种有紫背菜,但我并知道它叫什么,估计应该是做野菜或者草药之类的用途。因为十几年前,我也种过一种叫“台湾仙草”的植物——传说能治高血压等疾病,就从别人那里引种了。台湾仙草的叶型与紫背菜类似,其叶片正反都是绿色的,见不到一丝紫色。台湾仙草很会疯长,其叶药味浓郁,开花时发出一股臭脚丫的味道。我因为无高血压等病症,此草对我毫无用处,就将其清除了。
除了钟山新村外,去年到乡下亲戚家喝喜酒,也见到一农户在溪边的空地上种了大簇的紫背菜。
知道紫背菜的大名,是不久前的事。有一次在超市发现了马兰头,买了;第二次再去买的时候,马兰头卖完了,却看到有一扎一扎的紫背菜在卖,标签的名称叫“观音菜”。冲这名字,我有点明白了,那些种这菜的人家,即使不为了治病,或当菜吃,至少可以图个吉利。尽管我不知道这菜好不好吃,既然超市能卖,名字又这么吉利,就买一把回来尝尝吧。
切段的时候闻到一股淡淡的药味,与以前吃过的某种野菜相似,但又想不出来。为了保持原味,放少许肉末入油锅,在肉末变色前倒入观音菜,大火翻炒,加盐,泼些冷水再炒,直至炒熟。不同于自己采的野菜,超市卖的,许多人已经吃过,可以放心大胆地吃。观音菜入口细嚼,刚才切菜时闻到的味道竟然很淡了,几乎可以忽略,这大概是火与热的作用吧。
初尝了观音菜,自然要查查它的真实身份。一查,原来它的本名叫紫背菜,想想,确也名副其实。
对于紫背菜,目前争议不少,有人认为其紫红色的特征,具有补血、降压、降血脂的功效。也有人说,紫背菜虽然是紫色的,其铁含量并不高,补血靠的是补铁,紫背菜的补血功效没有特别明显。另外,紫背菜中含有一种生物碱,具有肝毒性,建议人们慎吃或少吃紫背菜。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世上能吃的蔬菜种类很多,紫背菜只是野菜中的一种,既然有争议,在没有定论前,还是少吃为妙。
观音菜其名,同名的还有海棠科秋海棠属的紫背天葵,和百合科葱属的宽叶韭菜。
野菜记
败酱草
鼠曲草
南烛叶
紫云英
鱼腥草
水芹菜
荠菜
车前草
桑叶野葱南瓜藤番薯藤
黄鹌菜
芋头梗
马兰头
土人参
蒲菜
文化大观编辑丨包建永
投稿邮箱丨tzrbw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