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装着爱的人,做饭才会每每走心,一碗家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10/15

aFridayafternoon

Loveismore

thanaword

每次回乡,我总会提醒自己:“少吃点,少吃点!”虽然只是短暂地逗留上几日,但,结果总会胖上三两斤的。

两年前,孩子爷爷随意插在已经废弃的猪圈旁的几株紫背天葵,已经在墙角边长成了密密匝匝的一大片了。毛毛细雨中,那些紫绿相间的叶子上,像是笼了一层薄薄的雾,朦朦胧胧的,甚是好看。它们像是花儿一样盛放在那里。用手去掐那些嫩芽,生脆却也柔嫩,手指所及之处像是婴儿的皮肤——弹指可破一般。

好的食材从来都不需要太过精细的加工。铁锅烧红后,放入凝结成白块的猪油。乡下的土蒜子,向来个头不大,一头蒜瓣也就七八岁孩童指头般的大小,然而蒜味却更为浓郁细腻。不用过刀,只需刀背轻轻一拍,滚入锅底,油便嗞啦作响,须臾之间香味四起。

倒入刚刚采摘的紫背天葵,只需翻炒三两下,一碗入口爽滑的清炒紫背天葵就大功告成了。那种爽滑细腻,在城市的餐桌上是断然遇不到的.因为少了乡下才有的“土味”和“最好时”下锅的鲜美。

豆腐渣,在城里的菜谱上是鲜有见到的。但吃过的人,都懂得它含蓄中无穷的回味。新买的豆腐渣用刀打成长条小块,同样倚仗猪油出香,煎至微黄,土蒜丁,姜丝,调料一并加入,倒入少量山泉水煮至微软。再加入青椒末,待出锅时撒上刚从地里拔出的葱花,顿时菜香四溢,令人垂涎三尺。

乡下的秋天,是最不缺菜的。实在不行,随处可见的番薯地里,揪一把番薯叶梗子,也是一碗挑逗味蕾的好菜。乡里乡亲是最不吝惜这样一把番薯叶梗子的,倒不是因为多大方,而是,确实资源富足。最好的番薯叶梗子便是种在临近水边的地里的白番薯叶梗,长得粗壮多汁。撕开绿皮,把番薯叶梗子掐成三四厘米的小段,配上剁辣椒,鲜辣椒末,土蒜……那香味,想想都能让人多吃一碗饭。

好的螺丝,也是需要到乡下来吃的。从水塘里现摸,养上两日,临吃的前一晚滴上两滴茶油,帮助螺丝吐泥浆。剪螺丝“屁股”一般是男人的活,一碗螺丝里藏着夫妻间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生活。辣椒和香葱是一碗螺丝的点睛之笔,而紫苏却是一碗螺丝的灵魂伴侣。

乡间的房前屋后,都是紫苏的身影。紫苏的生命顽强如杂草,但人们不会像对待杂草一样除之而后快,反倒会把紫苏有意保护起来。这不光是为了一碗螺丝在灵魂里的慰藉,更多的是因为它是乡下人——天然的感冒药。轻微的头痛脑热,煮一碗热气腾腾的紫苏汤,趁热下肚,顿时让人神清气爽起来。

山坳里的野板栗,屋后的走地鸡,板栗炖鸡是秋天里的一道补品。汤香浓郁,板栗细糯。鸡肉入口唇齿留香,断然不会有城里吃过的鸡肉一般嚼泥似的感觉。而孩子们最钟爱的便是邻居家的土鸭。白天赶着鸭群在河道边疯跑,晚上啃着鸭腿的时候,不免有些伤感。但啃在嘴里的鸭腿实在香甜。被味道迷醉的心,也便无暇顾及那份淡淡的伤感了。

TodayisFriday

乡下的食材,亲近更原始的土壤,天然地生长,少了几分焦急。在更自然的生长过程中,多吸收了几分自然的灵性。同样的物种却有不一样的味道,乡下食材不但入得了胃,更入得了人心。

每次回乡下,我总习惯自己掌勺。自己吃的饭,自己做。从厨房到餐桌,我总相信用心做饭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心里装着爱的人,做饭才会每每走心,一碗家乡菜,是每个大山里走出来的人,灵魂里永远的希翼。

Theend

默默的默默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zf/10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