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山村致富桥记国家林草局规划司派驻独山

 

结对子、强班子、脱帽子,这是紫林山村第一书记刘正祥的驻村“三字诀”,自来到紫林山村开展工作以来,他凡事都为村民想、工作全从深处抓、扶贫职责往肩上扛,使出了十八般武艺,用最快的时间完成了从国家林草局规划司工作人员到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转换。

驻村驻心为群众

崎岖的山路,蜿蜒的沟壑,路边满是矮小破旧的房舍,但满地的水苔和群众充满拼劲儿的精气神,这个山村充满希望。刘正祥说,这是他对紫林山村的第一印象。

年10月,刘正祥来到独山县紫林山村,成为了国家林草局向紫林山村派出的第三任第一书记。

“前两位书记为村里的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我可不能拖了后腿,得把成绩做出来!”来到村里的第一天,刘正祥就在心底暗自下了决心。

正在工作的刘正祥

为此,一上岗,刘正祥就一心往群众堆里扎,进入了“5+2”“白+黑”的工作模式,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在前两位书记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自身的走访工作力度,更加详细地了解了紫林山村群众的最新生产生活情况。“既然到了这里,群众利益就是我工作的主攻方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掌握了群众的真实情况,才能把群众做好、做优。”刘正祥说。

经过两个来月的全面拉网式摸排,刘正祥把紫林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低保户户人的情况基本摸清,并列出问题清单,逐步上门入户进行解决。同时,走访中,刘正祥发现紫林山村虽然高山大岭,但是水苔、茶叶、蜂蜜产业发展收益高、前景好,群众精神面貌积极向好,这也让他在心里对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初步的想法和规划,更加有了做好帮扶工作的信心和底气。

“刘书记的适应能力很快,经常自己一个人深入农户家中走访,进行自我拉网式的摸排,他将村民所急、所想、所盼记在心里、放在心上,认真帮助村民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很快就和群众打成了一片。”紫林山村韦世贵说。

提质增效促产业

“水苔产业存在种质资源匮乏且退化日趋严重、种植管理缺乏技术支撑与标准示范、产业效率整体低下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只有不断发展产业,群众才能持续增收。”翻开刘正祥的驻村笔记本,里面一笔一笔记下的是他对水苔产业的摸索。

刘正祥查看晾晒的水苔

刘正祥是林业遗传育种学博士,自驻村以来,刘正祥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深入研究水苔产业,一边走访调查一边将水苔的产业问题罗列在册。深入研究后,刘正祥发现,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如今村里的水苔产业效益程度逐渐饱和,而如何在现有种植规模下提高水苔的产量和品质,成为了紫林山村产业面临的新难题。

为让水苔产业真正实现提质增效,刘正祥在为群众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之余,还积极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申请,并成功申请到了一个50万元的种质资源优选与示范应用科技扶贫项目,计划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各类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借助现代技术,筛选出优异种质并进行示范推广,为全村乃至黔南区域水苔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除此之外,刘正祥还通过林业草原生态扶贫专项基金成功申请到了一个万元的水苔产业化扶贫项目,“依托这个项目,我们将建设亩的水苔提质增效示范种植基地,实施带动引领,提升种植质量,同时,建立一条集晾晒、烘干、称重、消毒、包装、仓储于一体的加工生产线,提升产业效益,推动当地群众的水苔产业再上‘新苔阶’。”刘正祥说。

长势喜人的水苔

“刘书记不仅给我们做水苔知识培训,还经常下地为我们开展种植技术指导,如今,我家的水苔产量越来越好、品质越来越优,每年产值达到12余万元,我实在是太感谢他了。”水苔种植户吴良仁高兴地说,今年,是他种植水苔的第七个年头,第一年,他将家中的6亩田地全用种上水苔,尝到了甜头,便索性又流转了6亩田地继续种植。但这两年,由于缺乏种植技术,水苔的品质不够优、产量不够高产。刘正祥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走访入户,为他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下地为他开展水苔优良品种抚育、病虫害防治、提产增效等知识讲解,进一步提高了他的水苔科技种植水平。

牵线搭桥育人才

“非常感谢刘书记,参加培训让我们的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到北京学习,不仅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也更坚定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信心和决心。”

……

说起刘正祥对村干部的帮助,大伙儿的话匣子就纷纷打开了。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刘正祥不仅抓产业发展,还全面抓好基层党建,在开展好“三会一课”、专题党日活动、关心关爱老幼弱残以及特殊群体等活动的基础上,他认真落实好与国家林草局规财司、西北院、中南院等单位的支部共建工作,以自身为桥梁,积极牵头联系将村里的青年干部送到国家林草局林干院学习理论班进行专业的培训,狠抓紫林山村的党员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基层党建引领脱贫增收。

刘正祥指导水苔种植

紫林山村副支书龙顺义就是支部共建下享受人才培养“福利”的干部之一。年,在刘正祥的牵线搭桥下,龙顺义获得了国家林草局林干院为期1个月的培训名额,在那里,她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不仅提高了自身理论水平,开阔了视野,也让她进一步提升了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那一次的培训机会对我来说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村级干部,我一直想参加培训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但苦于没有机会,只能自己在线上学习,刘正祥书记的到来,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渠道。”龙顺义高兴地说。

如今,在刘正祥的组织下,龙顺义认真总结了自己在培训班的学习经验,积极与村支两委同事进行了分享交流,大家一起同时间赛跑、与问题较量,全力以赴夺取脱贫攻坚总攻全胜,为“振兴”紫林山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刘正祥组织外出干部开展学习经验交流

“看到同事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还将自己的收获带回村里与大家一同分享,让大家一同进步,形成基层党建合力,更好的为紫林山村广大群众服务,我感到很高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紫林山村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刘正祥说,下步,他将继续利用好自己的“娘家”资源,积极帮助大家扩大培训渠道,让村干部们都能有机会出去学习,提升自身阅历和理论水平,从整体上提高紫林山村村支两委的工作能力。

来源:独山县融媒体中心柏玉迪

编辑:罗朝位吴董琴

审核:杨靖

主办:中共黔南州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推送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定时发送

投稿邮箱:qndjxck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zf/11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