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子养生野菜这样吃才对
蕨菜、鱼腥草、血皮菜一直以来在南方很受欢迎,如今北方市场也屡见不鲜。它们口感独特但是不能多吃,因为这些蔬菜确实含一些可能诱发癌症或对身体有损伤的物质。虽然都可以吃,但是食用它们的关键是要注意量,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不客观的。消费者应做到风险自知,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别无限制地吃。
蕨菜:特殊人群谨慎食用。蕨菜分布广泛,很多人把其嫩芽当蔬菜食用,也有不少人喜欢吃从根部提取的蕨根粉。但是网络上也有报道说吃蕨菜致癌,这让爱吃蕨菜的人有些不知所措。云无心告诉记者,蕨菜中确实含有一种叫作“原蕨苷”的物质,会增加致癌风险。人们常吃的蕨菜嫩芽部分含量较高;而蕨根粉中相对较少。吃时可通过碱泡、晒干、水煮的方法来降低(但不能消除)原蕨苷含量,从而减少致癌风险。
蕨菜致癌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吃的量,吃得越多,风险越大。如果实在喜欢,偶尔吃几次,其致癌性可忽略。可以说,吃蕨菜跟抽烟、喝酒、嚼摈榔等对健康有害的习惯一样,我们只能告诉大家这样做带来的健康风险有多大,但具体怎么在健康与美味间取舍,取决于个人。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尽量避免食用蕨菜,包括蕨菜制品。
鱼腥草:对肾脏的损伤不可逆。鱼腥草在长江以南广泛分布,因不少当地人喜欢其腥膻的味道,所以凉拌鱼腥草、鱼腥草炒鸡蛋、鱼腥草粥等在南方地区很常见。
鱼腥草一直被当作养生菜,它对健康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含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鱼腥草素(癸酰乙醛),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等病菌生长;另一方面,鱼腥草中含马兜铃酰胺(干鱼腥草中的含量约为16毫克/千克),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但具体吃多少是安全的,目前没有科研数据支持。建议大家平时少吃、控制量,以降低其致病风险。
血皮菜:肝病患者谨慎食用。血皮菜又叫红凤菜、紫背天葵,属于千里光族、菊科三七属。零星分布于我国南方,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当地人经常用来做凉拌菜。资料显示,化学家上个世纪就发现千里光族植物普遍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并在动物身上做过大量毒性实验,证明它有强烈的肝毒性,可导致肝硬化。后来又从血皮菜中分离出这类生物碱,通过做毒理实验,证明血皮菜的地上部分有很强的肝毒性。建议普通人要少吃血皮菜,患有肝部疾病的人要谨慎食用。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