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偏方治中暑
点击上面蓝色图标“中推理疗师” 〔组成〕金线吊乌龟块根3~6块(去粗皮)。 〔用法〕嚼烂,冬蜜送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腹痛。
方2 〔组成〕香茶菜叶15g,鱼腥草15g,甘草6g,积雪草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腹痛。
方3 〔组成〕积雪草30g,甘草6g,菊花1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发痧。
方4 〔组成〕杏叶防风10g,水田七10g,鱼鳅串6g,石菖蒲6g,甘草3g。 〔用法〕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腹痛,也可用于消化不良。
方5 〔组成〕鲜三轮蒿3g。 〔用法〕嚼碎,开水送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腹痛。
方6
〔组成〕鲜土白蔹60~90g。 〔用法〕清水蒸,代茶饮。 〔附注〕此方用于退暑热。
方7
〔组成〕鲜乌韭叶g。 〔用法〕洗净,绞烂取汁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发痧。
方8 〔组成〕鲜山蒟15~30g。 〔用法〕煎汤代茶饮。 〔附注〕此方用于预防中暑。
方9 〔组成〕山苦菜(高莴苣)花适量。 〔用法〕晒干,研末,每次服1~1.5g。 〔附注〕此方用于发痧腹痛。
方10 〔组成〕山扁豆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暑热吐泻。
方11 〔组成〕鲜鸡矢藤g。 〔用法〕加水1碗,置锅内煮沸,去渣,凉后顿服。
方12 〔组成〕三点金草30g,积雪草30g,地锦草30g,地胆草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腹痛。
方13 〔组成〕大尾摇60g,鱼腥草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腹痛。
方14 〔组成〕牛白藤叶适量。 〔用法〕水煎作凉茶饮用。 〔附注〕此方用于预防中暑。
方15 〔组成〕鲜山胡椒叶45g,鲜青蒿30g,鲜凤尾草30g,鲜海金沙30g, 红糖少许。 〔用法〕各药洗净、捣烂,加冷开水绞取汁液服。
方16 〔组成〕毛草龙30g,六棱菊5g,地胆草30g。 〔用法〕水煎服。 〔组成〕鱼腥草30g,玉叶金花30g,黄花蒿10g。 〔用法〕水煎服。
方18 〔组成〕石荠苧15g,淡竹叶15g,青蒿15g。 〔用法〕水煎服。
方19 〔组成〕鲜石胡荽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以鼻闻之。 〔附注〕此方用于痧症腹痛。
方20 〔组成〕绵毛大马蓼鲜叶芽12g,食盐少许。 〔用法〕绵毛大马蓼叶芽洗净,加食盐捣烂,开水送服。
方21 〔组成〕紫背天葵9g,积雪草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发痧。
方22 〔组成〕鲜管花马兜铃根3~6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腹痛。
方23 〔组成〕异叶茴芹30g,鱼腥草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发痧。
方24 〔组成〕杨梅根皮、茎皮适量。 〔用法〕研末,吹鼻。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发痧,也可用于感冒。
方25 〔组成〕豆腐柴30g,鱼腥草30g。 〔用法〕水煎服。
方26 〔组成〕连钱草30g,白茅根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中暑发痧。
方27 〔组成〕鲜牡荆叶30g,积雪草15g。 〔用法〕水煎服。
方28 〔组成〕鲜金毛耳草30~60g,鲜车前草15~21g。 〔用法〕水煎服。
方29 〔组成〕南五昧子根皮、桃树叶、石菖蒲、山鸡椒果各等量。 〔用法〕研末,每次4.5g,每日2次,开水送服。
方30 〔组成〕鲜鸡眼草90~g。 〔用法〕捣烂绞汁,冲开水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