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农业三紫背天葵
沃田生态农业
休闲农庄丨美丽乡村丨民宿文创丨农业产业丨农业技术
紫背天葵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有止血抗病毒等药用功效。为药膳同用植物,既可入药,又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品,在南方一些地区把紫背天葵作为一种补血膳食,供产妇食用。
紫背天葵因其茎叶紫红色,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盆栽摆放于餐厅或家庭居室,既可以采食,又可以绿化、美化环境,一举两得。
个人简介
形态特征
根状茎球状,直径7-8毫米,具多数纤维状之根。叶均基生,具长柄;叶片两侧略不相等,轮廓宽卵形,长6-13厘米,宽4.8-8.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状急尖,基部略偏斜,心形至深心形,边缘有大小不等三角形重锯齿,有时呈缺刻状,齿尖有长可达0.8毫米的芒,上面散生短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毛,但沿主脉的毛较长,常有不明显白色小斑点,掌状7(-8)条脉,叶柄长4-11.5厘米,被卷曲长毛;托叶小,卵状披针形,长5-7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顶端带刺芒,边撕裂状。花葶高6-18厘米,无毛;花粉红色,数朵。
生长习性
紫背天葵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温20~25℃,耐热性强,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遇霜冻即全株凋萎。整个栽培过程中需水量较均匀,过于干旱时,产品品质下降。生长期间喜充足的光照,较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土地。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西、广东、海南和香港。生于山地山顶疏林下石上、悬崖石缝中、山顶林下潮湿岩石上和山坡林下,海拔-米。
栽培技术
1、育苗 紫背天葵的茎节部易生不定根,目前多采用扦插繁殖育苗。春季从健壮的母株上剪取6厘米-8厘米的顶芽,插于苗床上,苗床可用土壤,或细沙加草灰,也可扦插在水槽中。扦插株距为6cm-10cm,经10-15天成活,而后即可带土移植。在无霜冻的地方,周年可以繁殖,在北方应在保护地内育苗。
2、定植 应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良好的壤土,土壤为微酸性。
3、田间管理 灌溉的原则是土壤见干见湿,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在开始采收后,每采收1次追肥1次。
4、采收 摘取嫩稍长15厘米,先端具5个-6个叶片每一次采收时,在茎基部留2节-3节叶片,使新发生的嫩茎略呈匍匐状,约半月后,又可进行第二次采收。从第二次采收起茎的基部只留一节,这样可控制植株的高度和株形。南方地区周年均可收获,北方地区温室生产可周年采收,8月-9月为采收旺季。
5、母株的保存 初霜前,在田间选择健壮的植株,截取顶芽,扦插在保护地内,留作母株来年使用。保护地内的温度应控制在5℃以上。
价值利用
1药用价值
紫背天葵的叶片和块茎均可入药,《滇南本草》中对其药理作用有所记载。认为其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祛瘀活血消肿、调经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紫背天葵还有突出的营养优势,主要体现在富含铁、锰、铜等矿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和紫背天葵多糖。有研究称紫背天葵(干物质)铁含量达到20.97毫克/克,是干枣(2.3毫克/克)的9倍多。在我国滇川一带,紫背天葵常被用作妇人产后补血食物。
2食用价值
富含造血功能的铁素、维生素A原、黄酮类化合物及酶化剂锰元素,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对儿童和老人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富含黄酮苷成分,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癜。
食用方法:
1.可凉拌、做汤,也可素炒、荤炒,柔嫩滑爽,风味别具一格。
2.在当代,人们常将紫背天葵泡酒、泡水做成药酒或保健茶饮用,具消暑散热、清心润肺的功效。紫背天葵泡水后呈淡紫红色,味微酸带甘甜,郭沫若赞之曰“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满情”。
3盆栽绿化
紫背天葵象征由蓝到紫的美丽邂逅,具有观赏价值。
——沃田生态农业——
致力于生态农业规划
业务联系:hao
郝妮娜
转载联系:春分、谷雨
//vipwildwo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