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护心保肝的养生密码,一定要记住
来源:CCTV4(ID:cctvzgxw)
你知道你的心肝脾肺肾日常该如何保养吗?今天给大家介绍专家总结的“数字养生密码”,记住这些密码,注重日常保养,才能永葆健康喔!
防癌密码:每周吃红肉别超1斤
研究显示,红肉,尤其是加工肉类,是结肠、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如果过多摄取,危险系数更高。因此注意不能超量。
这里的1斤指的是摄入的熟肉的重量,即g煮熟的红肉相当于-g生肉。爱吃肉的人,可以通过选择吃家禽肉和鱼肉来代替。
10每天吃够10个拳头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调整饮食结构可减少三成癌症,预防癌症主要是膳食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归纳了10个拳头原则。
12每天吃够12种食物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每天进食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这样或能降低患癌风险。新版的膳食指南建议了每天吃12种食物以上。
12种食物听着好像很多,其实如果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也没多少:
早餐:4~5种食物;
午餐:5~6种食物;
晚餐:4~5种食物;
零食:1~2种食物。
20饮酒不要超过20克
20指喝酒要适量,男性每天喝酒量最好别超过20克,女性最好少于10克,而且是喝酒精含量不超过15%的低度酒。
4040岁以上人群注意筛查
40岁以上人群,患癌风险明显加大,需要更加重视癌症的定期筛查。40岁以上、有吸烟史、工矿职工、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应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肺癌筛查。50岁以后,有结直肠息肉、腹泻、便血病史的人,最好做肠镜筛查或CT检查;男性还应该增加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
护心密码:/对一般人而言,如果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表明心脏的老化已开始。年老并不意味着心脏老,关键在于预防是否到位。
0吸烟为0
吸烟为0,戒烟可降低36%的心脑血管死亡率,吃他汀类药物才29%,吃阿司匹林才15%,算下来,戒烟防病治病最划算。
5总胆固醇控制在5mmol/L以下
30每天走路30分钟
每天走路30分钟(健康人快走、冠心病患者以不发作心绞痛为准)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弗勒研究发现,每天坚持30分钟快步行走不仅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还能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快步走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平坦的马路、运动场上。长年坚持,能够增强人的心肺功能,增加血管弹性,增强肌肉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的转化,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支配能力,以达到舒畅心情、放松神志、消除抑郁、预防疾病、解除疲劳、强壮体魄的目的。
/90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
80/90腰围控制
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就有患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危险。
腹部肥胖带来的问题就是内脏脂肪含量很高,更容易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每个人通过锻炼,腰围减少5厘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下降好几倍!
护血管密码:喝水
喝好三杯水,喝水记住早晚一杯水,深夜补口水。睡前半小时喝杯温开水,对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很有帮助。清晨起床后喝杯温开水,可减轻心血管负担。半夜起床也可喝口温开水。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午夜两点左右,这个时间补水也很重要。
15大笑15秒
大笑15秒可保护心血管,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看搞笑喜剧时,血管会扩张有弹性。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并持续时间15秒以上,可以带动大脑产生内啡肽,扩张血管,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
40年过40查颈动脉
脖子上的皮肤最细嫩,脖子处的血管也最“敏感”。颈部动脉就像一个窗口,能够一眼看出全身的健康状况。人过四十,每年可以花几分钟做个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警效果。
每天走步
每天走步,行走时每一步都肌肉用力的结果,人体动脉血管都是深藏于肌肉的深处,肌肉有节奏的运动,就等于自动保护血管弹性的一种措施。
护胃密码:5大行为最伤胃
五大行为最伤胃,吃的太麻太辣太烫;吃饭没准点;暴饮暴食;饮酒无度,爱烟成魔;爱咖啡也更爱浓茶。
6盐摄入量少于6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盐的推荐量为小于6克。盐太多会降低胃中保护性黏液的黏度,使它对胃壁的保护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更容易作用于胃壁,致使胃病发生。
36每口饭菜咀嚼36次
最好能坚持每口饭菜嚼36次,可以充分吸收营养、保护肠胃、促进消化等等。当然,如果是鸡蛋羹等食物不需要这么多下。如果做不到36次,那也要记住细嚼慢咽。
10/40进食温度要控制
人们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应在10℃~40℃左右,一般能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温度太高则容易烫伤胃粘膜,使胃粘膜保护作用降低。
护肺密码:每周三次以上晨练
每周三次及以上的晨跑或者晨练,每天在20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就好。
44种“气”最伤肺
4种“气”最伤肺,吸烟的毒气,烹饪的油烟气,装修的甲醛气,生气时发脾气,要减少这四种气。
77种食物要常吃
7种护肺食物要常吃,梨、杏仁、冬瓜、山药、荸荠,银耳,川贝。
掌心相对拍次
时常刺激按摩双手,对健康大有裨益,尤其能够起到养肺功效。做法:两只手十指张开,掌心相对拍打手心次。以掌心微微发红发热的程度为宜,拍完搓一搓双手。
深秋养生
跟着“运气”调理身心
秋天易出现肝气旺、肝木克脾土,出现胸胁部疼痛、腹胀、呕吐、便溏、泄泻等肝胆、脾胃系统病症,与风邪相关的疾病或会增多,有中风病史者需谨慎二次中风危险,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者仍需多加留意。
风木之气当值,木旺侮肺金,加之“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当令,肺金更易受邪,出现咳嗽、咽痛、口鼻干燥、皮肤毛发枯燥等症状。
仲秋以后防“秋愁”
从运气角度看,今年秋天厥阴风木之气较著,足厥阴属肝,肝气强旺或郁结不舒,容易出现情志变化。尤其寒露以后,进入“深秋”,草木衰败,万象萧条,容易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产生迷茫、孤独、忧郁和无助之感,古人有“秋愁”、“愁秋”之说。
中医认为,秋季与肺在五行属性同为金,秋内应于肺。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悲忧过度宜伤肺,导致肺气虚,使机体抵抗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发生疾病。所以精神调养还是要说的,要保持乐观情绪,不要自寻烦恼。《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的摄养大法当遵守效法。
食栗益气兼养心
秋天吃板栗正逢其时,可以除“秋乏”。栗子,又叫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本草纲目》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无毒,有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之功,可治腰膝不遂、肿痛瘀血等,生食可止吐血、便血、尿血,一切血症,均可服用。”
今年秋天食用还起到养“心”的作用,因栗子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此外,富含的纤维素则能强化肠道,畅通大便。
板栗可以糖炒做零食,亦可蒸熟佐味,或少量打碎煮粥,笔者老家中秋节常用板栗作粽子馅,或与鸡、排骨红烧,味道很是不错。
增润免燥啖芋头
芋头又叫芋艿、毛芋头,明代寇宗奭《本草衍义》收入药,名副其实的亦食亦药。其味甘辛、性平,归肠、胃经;有健脾补虚,散结解毒之功效。
此外,芋头为碱性食物,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加之有解毒、散结的功效,为较好的抗癌、防癌食物。尤其是女性同胞,有很多人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吃点芋头既可以辅助治疗,又可以美容养颜、乌黑头发。
芋头的成熟期在秋冬,在仲秋以后食用也是“应时”,《唐本草》载其“蒸煮冷啖,疗热止渴。”故而可改善“秋燥”,今年秋天吃芋头也符合“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的运气调摄原则。芋头子可做汤吃,也可以蒸熟蘸糖作零食,也可与红薯、玉米组成“大丰收”代主食,芋头子、母都可以红烧、配上五花肉更可口。
食用芋头需要注意:一则在处理芋头皮时,黏液里含植物碱,接触皮肤易过敏,出现风团、瘙痒等,最好戴上一次性薄膜手套;二则《本草衍义》记载“多食滞气困脾”,平素痰多、湿热明显或过敏体质者应慎食、少食。
秋饮青茶可润燥
民间尚有“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等耳熟能详的“饮茶经”。秋天属阳明燥金主令,尤其是仲秋以后,气候干燥,多晴少雨,令人口干舌燥,皮肤脱屑、瘙痒,有的人甚至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
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的醇厚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还可消脂减肥。
有关乌龙茶在防癌抗癌、减肥功效、抗疲劳作用、抗老化机制以及抗病原菌作用也有很多研究和报道;此外,青茶中锰元素含量比其他茶高,锰能激活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转移酶等生物酶的活力,催化硫胺素和尼克酸等在体内的代谢,以保证末梢神经兴奋传导和皮脂代谢的正常进行,以改善皮肤干燥、瘙痒。
像大红袍、铁观音、台湾高山乌龙茶都属于青茶类,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用。
今秋寒凉应节制
时下许多养生文章谬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到秋季就叫大家养阴,还提倡多食梨、柿子,以清热滋阴润燥。因梨性凉、柿性寒,纵然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能,但还是要少吃为佳,尤其是今年秋天。今年的运气条件容易损伤脾胃、而出现便溏、腹泻等,要注意调摄,瓜果寒凉之物应节制。
这个秋天可以喝点柠檬水或煮鱼时挤点柠檬汁(柠檬鱼),以缓秋燥、解“秋愁”、保护心血管。柠檬,酸、甘,平,归肝、胃、肺经。具有化痰,止咳,生津,健脾之功效。
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柠檬“腌食,下气和胃。”柠檬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P,能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有益于心血管,可以兼顾今年中运“邪害心火”的运气致病特点。
合理膳食防“秋膘”
喜欢“补”是大部分人的心态,无论身体需要与否。受“一夏无病三分虚”、“补冬不如补秋”等坊间观念影响,许多人从“立秋”开始就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来补益,“贴秋膘”,炖肉、烤肉、红烧肉、酱肘子等高热量、肥甘厚味,频频出现餐桌,这种做法不提倡。
此外,随着天气渐凉,人们的味觉增加,食欲大增,饮食不知不觉过量,使热量增加,加之气温适宜、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了迎接冬天,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也发挥作用,积极地储备御寒脂肪,所以秋天一不小心就肥胖了。应注意饮食调节,合理膳食防“秋膘”。
综合健康时报、人民网健康、家庭医生在线
人体缺了它,高血压、中风、心脏病……都来了!怎么办,快看看吧!您知道吗?打盹、没劲儿、懒说话、手抖、便秘、胃口差,甚至高血压、……这些竟然都是缺钾所致的。正确补钾可降血压、防中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钾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吧。一、缺钾的危害
1高血压简单来说,钠会使血压升高,而钾会使血压下降。所以,高血压的发生不仅与钠摄入多有关,还与钾摄入不足,或者说与钾钠比例低有关系。
2心脏停跳钾元素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它参与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所有环节,从细胞的呼吸、神经元的信号传递,到心脏的持续跳动、肌肉的收缩等都需要钾的参与。人体一旦缺钾,就会乏力、心慌、手颤甚至出虚汗,严重的甚至出现心脏停跳。
二、每天吃多少钾合适
国内推荐标准是健康成年人每天2克,预防慢性病的标准是3.6克。而世卫组织推荐的是每天3.5克,美国的推荐量则更高,每天4.7克。
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的钠摄入量普遍过高,钾摄入量则不足。
在饮食中增加富钾食物,降低烹饪中的食盐用量,对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中风等都是有利的。在老年女性人群中,高钾膳食有助于预防中风。我国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低钠、高钾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中风。
而补钾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食补了。三、补钾多吃这些菜
1最佳蔬菜——紫菜紫菜富含钾元素,每克中含钾毫克,在蔬菜中算很高的了。紫菜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碘等。
没食欲,不妨做点紫菜鸡蛋汤。把紫菜撕碎,温水泡一下去除残留沙粒和杂质,烧开水加入紫菜、鸡精调味,紫菜本身就是咸的,建议不要加盐了,开锅后,加入打散的蛋液,出锅时加入少许蔬菜即可。
2最佳豆制品——豆腐皮每克豆腐皮中含钾高达毫克,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也很高。孩子常吃能提高免疫能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展。老年人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豆腐皮还易消化、吸收快,妇、幼、老、弱皆宜。
切丝凉拌,或卷菜、蘸酱都可,还可以炒着吃(豆皮圆白菜,尖椒豆皮等)、也可炖肉(百叶结烧肉),随意搭配,营养丰富。
3最佳零食——煮毛豆每克毛豆中含钾毫克。而且,豆类作物的病虫害本来就少,再加上毛豆披着一层毛茸茸的“盔甲”,更能有效抵御病虫害,毛豆在生长过程中一般不用或者很少用农药。
煮毛豆是很多人的最爱,有个小窍门,放入花椒、大料、葱姜片,直接上锅煮,先别加盐,这样可保持毛豆翠绿的颜色,增强食欲,吃的时候加入食盐拌匀即可。
4最佳水果——香蕉很多医生会嘱咐钾缺乏的患者随身带根香蕉,难受了吃一点,就是因为香蕉含丰富的钾。另外,常吃香蕉,还能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调节血压等,香蕉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化学物质,能辅助睡眠。
5最佳坚果——熟松子每克熟松子中钾的含量为7毫克,相当于每天需要量的1/2。除此,榛子、西瓜子(黑瓜子)等坚果,钾含量也很丰富,都超过0毫克/克。很多人因担心坚果中油脂含量高而拒绝,只要每天不超过10克就可以。
小贴士:常见含钾食物
1绿叶菜代表食物:菠菜、空心菜、苋菜、芥蓝很多新鲜蔬菜的钾含量可以和香蕉媲美,如菠菜、空心菜、苋菜、芥蓝、油菜、紫背天葵等。每天摄入一斤的新鲜绿叶菜,就可以满足钾需要量的一半。而且,这些深绿色蔬菜中还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及各种植物化学物,营养价值也较高。
2菌菇代表食物:蘑菇、菌子、银耳、木耳蘑菇等菌类食物营养丰富,其钾含量较高。每克干香菇中钾的含量为毫克。而银耳、木耳等真菌类食物不但含有帮助机体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的真菌多糖,钾含量也非常高,是干香菇3~4倍。
3薯豆类代表食物:黄豆、芋头、土豆除了蔬菜、藻类外,推荐大家平时多吃一些豆类,黄豆(钾含量高达毫克/克)、黑豆、芸豆、白扁豆、蚕豆以及一些豆制品,如豆皮、干豆腐等都含有丰富的钾。另外,芋头、土豆等薯类食物不但富含淀粉、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而且还是补钾高手。若用一般的芋头或土豆代替一部分主食,钾的摄入量则会增加6倍多。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各种杂豆、薯类煮粥喝,餐后血糖也不至于升得太高,而且补充了钾和丰富的膳食纤维。
4主食代表食物:小米主食中也有含钾多的食物,小米就是其中之一,每克含钾毫克,而每克红小豆钾含量超过毫克。
这些含钾的食物咱们平时可以适量吃一点,可以降血压、防中风、心脏病,对身体的好处多多。
来源:长寿俱乐部
长按左边2016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