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介绍几种简易的常规测定方法
图4-5 作物生产力定量分析过程与模型
(6)原料消耗测定法利用矿质营养的消耗来测定水体特别是海洋的初级生产力
y4=f(q)f(t)f(w)f(s)
y3=厂(q)f(t)f(w)
(3)二氧化碳测定法利用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仪,通过测定空气通过叶室后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测算光合强度并估算生产力
(1)直接收获法定期或一次性收获植物体的全部,包括地上部、地下部和枯枝落叶落花(果)等,然后称重此法用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测定定期收割植被,干燥至重量恒定,然后以每年每平方米的干物质重量表示
(5)同位素标记法应用同位素14 c测定植物对co2的吸收同化能力
(2)光温生产力 光温生产力的模型为
气候生产力是在土壤肥力和栽培管理等处于最适条件时,作物受辐射(q)、温度(t)和自然降水(w)影响下作物可能达到的产量上限
(2)黑白瓶法测定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常用此法“白瓶”透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黑瓶”不透光,无光合作用,而只有呼吸作用通过计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co2含量的变化,可以推算出浮游植物生产力的大小
光温生产力是当水分、土壤肥力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处于最适条件时,由辐射(q)和温度(t)决定的理论产量,是高投入水平下的特定作物在某地区可达到的产量上限
(1)光能生产力光能生产力可用下述函数表示
2.作物生产力的估算模型作物生产力的估算可以提供作物的理论产量,定量地表达在一定气候、土壤及农业技术水平下作物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预测农业发展前景,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政策提供依据;还有助于揭示作物生育规律、产量形成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机制,是定量分析资源利用程度、生产潜力、产量限制因素等的有效手段
土地生产力是作物在当地气候和现有农田肥力(s)条件下,在无病虫害条件下实际可能实现的最高产量
y1=f (q)
按照不同因子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物生产力可分为下述4个层次
核心提示: 1.初级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测定初级生产力的方法分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两类,前者是测定初级生产者的生物量,后者是通过测定初级生产者的代谢活动的情况,如测定o2或co2的浓度变化等进行推(估)算使用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和利用遥感(卫星)技术间接测定则是比较先进的方法 (1)直接收获
(4)土地生产力 土地生产力的模型为
(4)叶绿素测定法根据叶绿素含量或叶绿体内与光合作用强度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估算初级生产力
对作物生产力的各个层次的分析,既可以明确某种作物在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又可以通过对各层次影响产量因素的分析找出主要的产量限制因素,为人工调节、控制提供依据作物生产力估算模型如图4-5所示
y2=f (q)f(t)
光能生产力是产量的理论上限,是当温度、水分、土壤肥力和栽培管理等条件最适合时,只由辐射(q)决定的理论产量,它与光照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一致黄秉维(1985)曾估算,我国年光合生产潜力在75 000~187 500 kg/hm2之间,西部地区明显大于东部地区,反映出我国的太阳辐射资源地域分布的特点
(3)气候生产力气候生产力的模型为
58
1.初级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测定初级生产力的方法分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两类,前者是测定初级生产者的生物量,后者是通过测定初级生产者的代谢活动的情况,如测定o2或co2的浓度变化等进行推(估)算使用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和利用遥感(卫星)技术间接测定则是比较先进的方法这里介绍几种简易的常规测定方法
白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