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农业方面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步伐虽然很快,但是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研究尚处于分散无序、部门分割状态,信息资源封闭、不能共享计算机应用系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数据库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欠缺和重复并存农业信息技术产品和商品化的应用软件较少,而且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总体上,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实际应用水平还很低
“七五”以来,我国在农业数据库、农业专家系统、作物模拟模型、农业遥感监测、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信息网络、农业自动化控制、精确农业技术等领域开展了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成效补肾菜显著已建成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作物种子资源数据库等100多个数据库,同时还引进了世界上几个最主要的农业数据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发了5个“863”品牌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200多个本地化、农民可直接使用的农业专家系统,如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畜牧生产的自动控制可优化饲料配方,工厂化农业生产,如温室栽培,已经得到广泛示范与初步生产应用我国还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制出耕地变化监测系统,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调查系统,作物产量气候分析预报系统,作物短期、中期、长期预报模型,小麦、水稻遥感估产信息系统等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设立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野生紫苏目“现代农村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流通过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以及农村信息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在数字农业方面,开展了农业生物一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技术、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技术、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技术、农业数字化管理技术和农业数字化控制技术研究在精准农业技术方面,研究开发了精准作业车载土壤信息和作物信息采集的共性技术与产品、精准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模型及农田变量作业处方生成技术、精准作业控制与导航技术、农业机械装备总线技术和作业电子控制单元技术在精准农业关键技术、精准农业重大装备、精准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精准农业推广模式与组织补血菜机制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创新和突破
“十五”期间,国家科学技术部设立“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进行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了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初步实现了玉米、水稻株型结构数字化设计,建立了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四大作物的气候一土壤一作物综合系统模型,初步形成了畜禽数字化养殖技术平台和数字林业公共技术平台框架先后在上海浦东、吉林省、黑龙江省、新疆地区以及北京的小汤山等地建立了设施农业数字化技术、大田作物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农业集成技术综合应用的示范基地
核心提紫背天葵菜示: 我国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在农业领域引进计算机技术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1990年开始,我国开展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模型及实用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1995~2000年,国家863计划306主题在全国相继选择建立了北京、云南、杨凌等20多个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
我国对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在农业领域引进计算机技术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1990年开始,我国开展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模型及实用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1995~2000年,国家“863”计划306主题在全国相继选择建立了北京、云南、杨凌等20多个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1997年10月,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中心血气不足建成,开始组建农业信息网络“金农工程”2001年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nercita)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挂牌成立,技术上依托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我国一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相继成立有关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机构,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的科研、教育、示范与推广工作
11
白癜风如何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