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天下俭李用清的家风及家训

 

  李用清(-)字澄斋,号菊葡,山西省昔阳县乐平镇杜庄村人,晋中大儒,晚清名臣。与李鸣凤、李希莲并称为“乐平三李”。

  李用清的曾祖廷献,附贡生,系当时地方上的文学之士;祖父镛声,增生,以其德隆望重,热心公益,文风端正,表率乡里。平定知州颁“敦行励谷”匾额一方,悬于门首,以表扬其功德。父亲抡魁,增生,其功名虽不显赫,而学问却不亚于举人、进士,道德文章、谨慎从事为当时佼佼者,三代皆封赠于官爵。

  李用清虽为翰林,其父母伯叔以及兄弟子侄辈,仍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劳工作,不少懈怠,饮食多餍粥,虽糟糠不弃;衣维布褐,妇女亦未有服纨绔者,家中老幼五十六人皆鸡鸣而起,男子耕织,女子纺织,各事其事,无一例外。除雇有几位长工帮助种田外,别无佣人仆役。煮饭、洗衣、洒扫庭院,一切日常杂务,均为家人自理,概无官宦人家习气。其纯正家风受到乡里赞誉。

  李用清家境贫寒,父亲、哥哥千方百计筹措钱粮,供其读书。16岁补县学生员,咸丰八年举于乡,同治四年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七年授翰林院编修,九年充任国史馆、武英殿协修、本衙门撰文。十年补国史馆纂修,旋署总纂。此后奉命到山西、广西、贵州、陕西等地任职,功绩卓著,且以“天下俭”称号闻名于世。他从老家赴京授职,徒步三千余里,没雇一辆车骑。光绪三年奉命襄办山西赈务,骑着一头毛驴一仆随从,两年时间亲冒寒暑,走遍山西各府州县,勘查灾情原因,详加记载,积成卷帙。著名的《大荒记》在此写成。光绪五年,赈务完毕,将办赈公文收集起来,名为《办赈公牍》,示警后人。当时阎敬铭、曾国荃二人保举授官,而李用清坚决辞去,不忍以本省之饥荒为升官之阶,并告当事者说,只要能禁种罂粟,即可以偿劳矣。其人品可见一斑。

  其当官时,出入京师大城,亦常微服而过也,从不讲排场,更不夸富贵。当时的大名士,做过户部司官的李慈铭的著作《越缦堂日记》中有一段描写李用清的俭:“李用清,山西平定州昔阳县人,已乙丑翰林……惟耐苦同,恶衣食,捷足善走,盖生长僻县,世为农氓,本不知有人世甘美享受也。”反证了李的节俭。他临危赴任,微服巡粮,潜查密访,禁烟兴农,教化民众,剿匪平乱,收复失地,多次遭贬仍不计沉浮倾心为民;节流开源,倡导陕民栽桑种棉,兴办纺织,扩大经济生产;组织三原县人民修了龙渠,使千余亩农田得灌溉之便,署政不足3年,又使陕藩库帑增加30万两,翻了一番。黄河决口,灾民遍野,他慷慨解囊,以赈济之,家里耕地,不予增置;先后以己俸禄在黔、陕买谷余石,充入仓储以御饥荒。郑州河堤决口,慷慨解囊捐银上万两。因节俭而扬名,因节俭而遭贬,银库银两不让巡抚自由动用,不配合向西太后打点。最后还是因节俭力谏阻止兴办皇家园林工程,惹恼了慈禧太后;又因弹劾珍妃卖官,触怒了时已亲政的光绪皇帝,终被革职。回到晋阳书院任教十年,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授业传德,率先垂范。回乡期间,同样吃糠餍菜,穿着乡人衣履。所住房屋仍为先人所遗故居,破漏时修葺之,不足时也只是增加几间平民房舍而已,从未有半点浪费奢靡。他在课堂上讲授后来由学生整理而成《课士语录》共有修身、教学、为学、读书、为政、体验、作文、做人、理财、释经、交友、等十一章三十节,通篇渗透了弘扬家风的主旨与用心。

  李用清一生,节俭自励,爱民报国,历尽坎坷,擒凶斗邪,功绩卓著。他深感良好的家风对人的品格道德滋养培育、民风涵养的重要影响。于大清光绪十二年(),亲自撰文并书写了《李氏合族新建家庙碑序》,家训十条,赫然刻于石碑之上。现摘录于下:

  ……吾先世以耕读传家,未有显宦,惟代以良善称。今则门第自此高,家风亦深虑从此坏。耽安逸则富贵之流弊滋多,忘贫贱则勤俭之家风必改。成立之难若登天,覆坠之易若燎毛。每念此语,未尝不毛发悚然也。爰立家戒十条:一曰要早起。日上三竿盖被,家道必无兴隆。二曰要子弟各有事业。子弟若无事业,必要生出闲事。三曰不要与闲杂人交游。爱他说笑方便,必至引入下流。四曰要早完钱粮。抗欠莫夸能干,此是君民分际。五曰不要与门役书差来往。无事出入衙门,人必分外小看。六曰不要仗门户抗官。眼前少有得意,将来必吃大亏。七曰不要为亲友出头长智。你若听人怂恿,必至推你祸坑。八曰不要在乡里夸官气。孔子恂恂如也,切毋显出精能。九曰富贵要守本分。钱多祸也越多,莫看眼前高兴。十曰贫贱要知立品。无人与你共事,任你本事天大。此十者子孙能恪守与否不可知,清则愿以之自励也。至于读书,以自治诚切为本。尤要在先从朱子小学入手,由小学以进于大学,循其先后之序,庶有近道之时。舍本而张皇于末,无当也。居官以操守廉洁为本,尤要在事无大小,先从本衙门本身做起。此二者清有志未逮,惟确知其理之不可易,并望族中子弟暨后世子孙,咸知所向往焉,是为序。

  家训与家风是立德修身的精神基石,是形成中华文明的单元或细胞。家风正则家业兴;家业兴则国家盛。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上述家训十条离我们虽然遥远,内容也有局限,但李用清的耿耿忠心,苍天可鉴;脉脉温情,深沉感人;声声劝戒,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发人深省,不失为一部倡扬良好家风的活教材,其警示启迪教育意义悠远而深广。

(来源:年12月14日《晋中晚报》·王长英)









































白癜风怎么治疗比较好
丹芪偏瘫胶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js/6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