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上海某大学食堂推出网红菜蓝瘦香

 

  这几天,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食堂里的蓝瘦香菇卖火了。3.5元一份,其实就是肉丝、西蓝花和香菇混炒。因借用最近蹿红的网络热词“蓝瘦香菇”(难受想哭)而得名。

  “没有雷人只有更雷人。”随着近年来各种奇葩菜越来越多地端上大学食堂餐桌,人们也在疑惑,高校后勤部门的大厨们为什么变得如此脑洞大开?有些学校推出的网红菜,其频率之高、社会知名度之高,仿佛远超其学术和科研创新。难怪有网友会调侃说,有些大学科研处的创新力说不定还不及后勤处呢。

 

  要说大学网红菜,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推出“玉米炒提子”堪称鼻祖了,在网上和坊间引起了好一阵热议。

  有心搜集一下各地各高校的奇葩菜,还真让人对大学食堂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本领刮目相看。如: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菠萝炒苹果”

南昌大学科技学院的“西瓜炒冬瓜”

福建师范大学的“月饼炒辣椒”

武汉大学的“爆炒妙脆角”

  有的高校在创新菜肴时,还赋予了菜名特别的含义。比如:

一盘“鸡头米炒鸡头”?

,据说是为了提醒学生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一盘“苦瓜炒甘蔗”,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为了激励大学生们发奋用功,苦尽甘来。

  看到这样的“创新”菜,已有大学生表示,何不趁神舟十一号正作伴天宫的好日子,推出一款“月饼拌热粥”呢?

  在被众多网友戏称为中国诞生了“第九大菜系”后,也有高校食堂负责人坦言,把菜弄得这般花里胡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主要还是为了拉住学生的胃,如果学校连学生的胃都拉不住,要想彻底拉住他们的心也会很难。

  最好的反面例子就是许多高校周边都被各式小吃店甚至无证排档所占领,作为保障师生一日三餐的主渠道,校内食堂当然要坚决守牢“主阵地”。

  上师大团委书记史佳华说,食堂变着花样把菜做得出新出奇,也是为了迎合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接受挑战的特征,这是好事。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豪华食堂

  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最后能让大家铭记一辈子的,可能会有食堂里的某道小菜、某个点心,可能会是校园里的一物一景,可能会是在图书馆里读过的某一本书、在教室里听过的某一堂课,或是和某位老师的促膝谈心。

  作为校方,希望让一届届学生永记心间的,肯定是学术,是学业,是导师,而不能简简单单只记住几个奇葩菜名吧。

记者:王蔚

来源:新民晚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搜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长沙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xg/1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