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四溢的灵魂药方爱斐儿散文诗
《沉香四溢的灵魂药方》
——爱斐儿散文诗《非处方用药》选析
文/夜鱼
爱斐儿,一个富有异国情调女性化十足的笔名,当我开始接触散文诗伊始,便不断听到人介绍和推荐了。不过说老实话,打开她的博客,首先吸引我的是她的相貌和气质:端庄秀丽,举手投足的姿态里有一种知性和大气。这样的女子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呢?除了博客里一篇篇丰富饱满的作品外,我其实对她个人背景、生活资料等一无所知,所以在此我只想纯粹从文本,从诗行所透露给我们的信息里来认识她,这也正好贴合了现代派大家普鲁斯特的文学评论观点:“一部作品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重新创造另一个自我的产物。“而这“另一个自我,如果我们试图理解它,就要在重新创造它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好吧,让我们首先打开爱斐儿新近为我们开出的一系列高明精彩而又温暖的灵魂药方,泡一杯清火的菊花饮,欣赏这位娴雅的爱大夫是在开病方的同时如何完成另一个自我的塑造吧。
有效而丰厚的素材选择和整体构思
作者通过日常我们常见或不常见的可谓博大精深的中华中草药入手,经过望闻问切的诊断,层层揭开了我们精神生存中的种种疮疖,然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是以冷冰冰的医疗专业角度,而是以艺术家的人文精神和母性的温暖态度,给我们指出了解毒愈合的途径。目前从已经完成的这38篇来看,每篇都是独立的诗章,但又有内在情绪串联,这种内在的贯连,便是一种对日常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的一种幽微的洞察和体悟,作者用她简练,同时又看似冷峻的语气和富于变换的诗性叙述,以中草药为载体,完成了一个诗人力所能及的承担和拯救过程,无论结果如何,这过程都足以给我们麻木的躯体以震动和影响。
例如作者第一篇《甘草》
1、甘草
迎风就想流泪,转身就哮喘咳嗽。
症状与冷热、与阴阳、与金木水火土无关。
你眼中的火星,你指尖的烟草味道,能止咳平喘,息风定惊。
注定这一生将被你缠绕,病因和秘方都是你。
今夜,谁似我倒提影子,灵魂出窍。
用自己的眼看清灰烬中抟火的心;用诗歌的手指抠出灵魂深处的灰尘,搬开西西弗斯的石头。
坐在一旁,发烧,寒颤,流泪,咳嗽。
你埋下了病根,带走了草药,一遇分离就复发。
那个病得不轻的人,一定是爱上了白天的星星,夜空的太阳,继发了症状多变的后遗症。
使君啊,一个“念”字,怎能拯救病中的世界重回太平。
作者的叙述语言亲切而又直接,没有过多枝枝叶叶的铺叙,直接切入病症,直面灵魂里的困扰,用做为药中使君的甘草来总领全篇,作者的用意是让它引导《非处方用药》到达生命的脏腑经络。而“病因和秘方都是你”应该是指我们自身灵魂里欲火的不调和,是啊,作者希望“用诗歌的手指抠出灵魂深处的灰尘,搬开西西弗的石头”,也就是搬开执迷,用诗歌来进一步完善自我修为,尾句“使君啊,一个‘念’字,怎能拯救一个多病世界重回太平”,仿佛你最亲近的老友与你掏心掏肺般的语气,让人感觉亲切的同时又感动不已。
灵焚老师曾经说过:“我们亟需思考的是如何在作品中完成宏大叙事背景的审美建构,探索如何让内容自身真正触及到个体生命与当下生存的深层关联展现,……”
确实已经有不少作者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也力图突破散文诗小情小绪的写作局限,但往往因为个体认知和对当下生存状态认知的脱节,而造成了高蹈虚空的现象,这里虽然主要有诗人自身积淀不够的原因,但也不排除写作构思技巧上的过份求新,从而造成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局面。爱斐儿这组作品的形式也许算不上多新奇,不过运用了拟人、借物抒情等传统手法,但在揭示生存困惑和精神疾患的主题上却是极为有效的方法,加之其对灵魂内核的深入解剖程度,从而让这组作品极富艺术说服力。
语言层次细腻节奏变化多样的质感美
为了更好的理解爱斐儿的《非处方用药》这部作品,我查阅了有关药物的基本资料,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药物是性寒解毒的,我于是将这一类放在一起比较,大家知道,一般多章节作品很容易出现意境和思想的重复,同题多节的作品,往往需要在意思上关联而又能层层递进,而这组单独成章的作品则不然,在内容上可以不必延续,但一样避讳重复。我们选三味同是解毒清火的药方:先看《穿心莲》
一箭穿心。
留下寒凉与苦味。
穿心而过的空洞,疼得比莲花要美。
比雪莲更耐高寒,在深夜白得尤甚。
谁会在命里遇见你?仿佛火遇见了金。
风不吹,它也会吐出悬在舌尖上那个滚烫的名字。
苍茫抱紧夜色,你在火焰中制造飞雪降临。
花开得沉默,心飞得恍惚。
太轻的誓言和太重的命运之间,
一种爱怎样摆放才能平衡一个人的一生?
我从小就熟悉穿心莲,它普及而又便宜,在贫穷的童年岁月里,遇到上火等小病症,妈妈经常拿它来给我吃,我们一家坎坷的命运正如作者说的“重”,然而正是母亲对我们儿女不求索取的爱,让我们心灵平静,正常而又健康地相伴着走过了艰难岁月,我们谁都没有把爱挂在嘴边,和沉重的命运比,爱的誓言真的太轻,作者在这里将药性的苦味和命运的苍茫沉重进行了意象性融合,语言平实而凝练,节奏平稳而匀称。恰当地表达出作者对日常情感的深入体味。
《金银花》
谁似我花开两色,一色爱天地,一色爱人间。
听,用金属的听觉;看,以花朵的眼神;思,以治病的路径……
以右翼炼金,以左翼打造纯银器皿,以月中玉桂研磨人世浮躁病因。
牵手连翘、薄荷与荆芥,用春水一盏,煎盛夏八分,加诗酒半盅,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滚二三沸,热服,解世间温热虚浮表症。
以芳香率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五味消毒饮,调制金花银蕊的济世药汁,化孤独痈疽、寂寞肿毒、谎言疮癣。
注定这一生我只能以清风梳头,露水洗瞳仁,以普世心肠挥霍命中的金银,气血同清,三焦同治,用一味药的冷静覆盖灵魂的轻盈。
同是清火败毒的药剂,作者金银花的写作语言,又和穿心莲迥然不同,多了轻盈空灵的美感,减轻了沉郁气氛,利用金银花名称的双关意,写出生活多姿彩的一面,又以一系列草药花名的排比组合,配合明朗色调的意象用词“春水”“盛夏”“露水”“清风”等再加上活泼的拟人化口气,尤其是“煎盛夏八分”“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滚二三沸,”等中医术语加诗性语言的巧妙叠用,细腻传神,浮凸出玲珑曼妙的节奏明快美。
《黄连》
你只做一件事,配制秘方。只爱一种事物,血。
一滴血可挽救生命于绝境,为你加冕,诰封群臣,选派能言善辩之士佐使济世良方,出使密不透风的蜡丸,防守再次致命的急火攻心。
你左邻一只已被诰封为地龙的蚯蚓,它饕餮泥泞,消化蒙昧不明,它翻得开土地的表层,治不了积重难反的大病。它从清晨就开始高唱挽歌,即不说昏聩,也不说清醒。
它穿行于生命暗自完成的每一次更替,记录你的每一次良苦用心:被你说服的杆菌停止蔓延贪婪的感染;被你化解的一场堵塞在民间视听间的胆固醇;被你激活的那些因绝望而衰竭的心脏,已开始重忆滴水之恩。
你以一剂祛病的苦寒,抵御割股之痛。不说平滑肌的痉挛、不说在衰老面前无能为力的胰岛功能,不说被落日带来的不安,带走的背影。
独自在苦中蹉跎,峥嵘,衰老。苦到每一颗牙齿都忍不住想逃离虎口,苦到不想再做一味良药,自甘平庸。
一些被你唤醒过的声音不断地前来告别,它们总能听到你说:
“谢谢。谢谢你们吱吱生长的声音,让我听到过甜蜜的味道”
在这一篇中,作者与前两篇淡化治疗的手法正好相反,抓住黄连苦涩的特性,以另一种更为沉重的语气,紧锣密鼓的铿锵节奏,直指病灶,又能文思延展拓宽到更为宏大的一个灵魂叙述领域,在斗争与艰辛的徘徊矛盾中,结尾峰回路转,写出牺牲者苦尽甘来的坚持价值取向的胜利。作者在处理这样的大主题上,没有空泛地陷入说教,而是运用意象性细节的凸显与内在节奏的铺展与跳跃来达到目的,具有更为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涵盖广泛又章法有序、实体可感的主题叙述
除了以上从几个清火类草药方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粗略感受到爱斐儿作品的艺术特色外,她利用中草药性状疗效的不同,又进一步拓展了主题叙述的厚实丰富性。散文诗在叙述上一直是一个难题,因为即要保证诗性,又要保证叙事的顺畅和实体的可感性,新诗的叙述可以采用不动声色地描述表面情节来隐写内心的方式,而散文诗却要一层层剥开,露出来,剥的速度轻重以及露的尺度都是有讲究的,火候过了太直白,尺度大了太做作,尺度小了又显得郁结不通透,爱斐儿在这组作品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叙述范例,比如她的
3、可待因
所有的等待都有原因。
菩提等如来。拈花等微笑。因果等轮回。
我等你,今生的命运。
等到羊群找到了牧人,琴弦找到了知音;
等到金秋穿越了绿色的森林,时间不改变速度的一贯;
等漫山遍野的野罂粟找到了病因般的美,等到真理般的诗歌成为一种瘾。
我等在文字的那端。
等不来被爱就去爱你。
天色尚早。道路上的人间正行走着微暖的春寒。
打扫完前尘往事与来世轮回,剩下比虚无更真实的余生足够等一次美景重现。
无论早晚,伴随恍惚的清醒与醒后的麻醉。
症状必须是爱到痉挛,疼到不能忍。
剂量是关键。
适量的等是药。过量的等是毒。
不宜久服。成瘾难戒。
作者以一系列排比句,将爱、追求、等待这些人生中的重大命题很有气势地陈列在我们面前,用“羊群”“牧人”、“琴弦”、“知音”“野罂粟”等等这些具体可感的意象描绘,不仅将抽象的人生命题概念形象化,同时又利用这些意象间的内在关系呈现出这些人生命题间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避免了浮泛空洞的硬性叙述,让诗意在力度恰恰好的剥离里显现出了美丽细腻的肌理。更重要的是利用可待因这种麻醉药物在剂量把握上的重要性,进一步扩宽了思想维度,“适量的等是药。过量的等是毒。不宜久服。成瘾难戒。”这样的言说方式简洁有效、一语中的。
38、菊花
写下这个名字,我看到低首走来的菊香。她的美,已越过诗歌的东篱。
如今,它以随时准备入药的情态,立于秋风渐凉的季节。
她面对的风热来自四面八方,云翳来自雷雨的深处,疔疮肿痛则遍布生活的肌肤。
她披肝沥胆的气质还在,只是风骨略显甘苦。
天凉之后,许多事物将不再以音色的形式发声,包括一枚菊花在庚寅之年的咏叹。
此时,她允许自己坐在渤海之滨,面对永不平息的潮水,像一座岛屿沉潜在在一亿年光阴里。
这多么好!生活总是在山穷水尽之处,给我们留下一星半点峰回路转的余地。
供你零星回味,供你悠长荡漾,供你模仿大海的样子毫不犹豫地清空自己,就像潮汐清空体内的尸体与残骸。
潮起又潮落,又一些事物阻挡不住外力的作用成为空留余音的贝壳与海螺。
而一些菊花,则放弃了风光的枝头,把收敛的光华交给一杯清水,像一盏氤氲药香的菊花饮,忠于生活所赐,含香地活着,或者带香死去。
经历了春、夏的萌芽、繁茂的生长过程,生命的秋天该是收获的季节,通过菊花这一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人生状态也进入了风淡云清,舒展自如的成熟状态,这一章整体语感节奏明显舒缓下来,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还要继续写下去,如果是,我还是建议她将此节做为尾声,我喜欢这种闲看天边云卷云舒的惬意状态,个中领悟是成熟而通透的,没有纠结、遗憾,生活复归一杯清水,一杯解渴镇定“忠于生活所赐,含香地活着,或者带香死去。”的菊花饮。
结语:以上仅仅从几个侧面来解读爱斐儿作品的艺术特色,而在她的篇章里还有很多例如对于大补、固精、保宫等系列草药的演绎,同样是精彩纷呈,她用一支神奇的彩笔,将一支支苦涩乏味暗淡无华的草药赋予了生命的色彩和光泽,可以说不仅给我们浮躁的灵魂也给虚华的散文诗创作开出了一剂良方。
爱大夫的非处方药品,也许没有处方药那么强烈的药效,但因为其普及和安全性反而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如爱斐儿在诗篇里所写的那样,她并不强行提供给你彻底解决的途径,但至少她发出了安全温暖的关怀警示。
作者简介
夜鱼。祖籍江苏盐城,现定居湖北武汉。作品散见各种纯文学书刊。著有诗集《碎词》。各大网站有售。
编后记:
夜鱼为我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我的《非处方用药》刚写到第38章。那时我们还没见过面,仅在博客上有过不多的联系,当我在新浪博客陆续贴出我的中草药系列时,夜鱼是最早也是最快写出评论的诗人之一。也是因为有夜鱼这样的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我的中草药系列写作的助动力。虽说从未相见过,但也一直北京中科忽悠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