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病毒病发生与防治
黄秋葵病毒病
多在苗期至生长前期发生,主要表现畸形花叶和蚀纹坏死斑。发病初期幼叶叶脉褪绿,很快转变为皱缩花叶状,以后病叶增厚,叶柄和节间缩短,叶片畸形,植株矮化。发病较晚的植株仅在叶片上表现初期褪绿,后期出现褐色蚀纹坏死斑和叶片轻度皱缩症状。染病后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开花结果瘦小,严重时不能开花结果。
防治方法:
培育壮苗,增施底肥,定植后适当追施磷、钾肥。干旱季节注意适时浇水,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发病程度。在植株幼嫩时期要加强蚜虫的防治。及时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重病株尽早拔除,减少传毒。发病初期,可选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倍液、15%植病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混合脂肪酸水乳剂倍防治3次,隔7~10天一次。
赞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xg/64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