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采野菜nbsp采食需谨慎有毒

  踏青采野菜nbsp采食需谨慎有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过春雨的滋润,柳条疯长了一截,各种野菜也悄悄地探出头笑迎春风,嫩绿可人。近日“潇潇雨歇”,天气渐渐变晴,喜欢踏青的双牌人已开始周末踏青之旅。在享受大自然春的气息时,也不忘品尝舌尖上的“野味”。多数勤劳的双牌人会随手采些野菜带回家饱口福,但许多有毒的野菜往往会混杂在可食野菜里面,给采食者带来生命危险。小编搜集了一些野菜的小常识,供吃货辨别毒野菜.有毒野菜图谱大全1毒芹

毒芹,又名野芹菜、毒人参、白头翁。与有药用价值且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的水芹外观非常相似。生在潮湿地方,叶像芹菜叶,夏天开白花,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误吃后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2狼毒草(断肠草)

狼毒草,又名断肠草。根浅黄色,有甜味;叶线形,花白色或黄色,还有紫红色。全棵有毒,根部毒性最大;误吃后呕吐、烧心、腹痛,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3老公银(野胡萝卜)

老公银,又名野胡萝卜、蛇床子。叶柄白色,根在幼苗时为灰色,长大后呈浅黄色,像胡萝卜。老公银的幼苗和老鸽筋的幼苗相似,不易辨别,但老鸽筋的茎发红,无臭味;老公银的臭味很大。叶和根都有剧毒,误吃后会造成死亡。

4野生地(猪妈妈)

野生地,又名猪妈妈、老头喝酒。春天开紫红色花,有的带黄色,花的形状像唇形的芝麻花。黄色,叶上有毛,有苦味。误吃后吐、泻、头晕和昏迷。

5曲菜娘子

曲菜娘子,冬季根不死,春天出芽,长出小苗。叶狭长较厚而硬,边有锯齿,大部分叶子贴着地面生长,秋后抽茎。籽很小,上有白毛。幼苗容易和曲菜苗相混,但曲菜叶较宽而软,锯齿也不明显。误吃了曲菜娘子脸会发肿。

6苍耳子

苍耳子,又名苍耳棵。生长在田间、路旁和洼地。三四月份长出小苗,幼苗像黄豆芽,向阳的地方又像向日葵苗;成长后粗大,叶像心脏形,周围有锯齿,秋后结带硬刺的种子。全棵有毒,幼芽及种子的毒性最大。采摘野菜时,若有苍耳子附着在野菜上要清理干净。

7曼陀罗(山茄子、大喇叭花)

曼陀罗是日常所见的大喇叭花的学名,多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野生,虽然其叶、花、籽均可入药,但是全株有剧毒,以种子毒性最强。一般食后2小时左右会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脉快、瞳孔散大、抽搐等,严重者会发生昏迷及呼吸衰竭而死亡。

8毛茛(猴蒜)

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密被开展或贴伏的柔毛,基生叶和茎生叶具长柄。单歧聚伞花序,具少数花;花瓣5,亮黄色,花冠直径1.5--2.2cm。生于水边湿地、山坡草丛中。植株高度30--70cm,分布在全国各地。有毒。

9天南星(蛇玉米)

天南星与皮肤接触发生瘙痒;误食后舌、喉发痒而灼热,肿大,严重的以致窒息,呼吸停止。食五钱可引起中毒。

常见可食用无毒野菜大全图谱1荠菜

在田边地头,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荠菜花。它的食疗作用是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春天摘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可凉拌、蘸酱、做汤、炒食,荠菜水饺、荠菜馄饨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还可以做成鲜美的荠菜粥。

  荠菜知识介绍:   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全草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

  荠菜营养分析:   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血压的作用。荠菜所含的登皮甙能够消炎抗菌,有增强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也有疗效。荠菜中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荠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可预防胃癌和食管癌。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因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原,所以是治疗干眼病、夜盲症的良好食物。

  荠菜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特别适合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患者。对于干眼病、夜盲症、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症有特殊功效,另外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   2.荠菜可宽肠通便,故便溏者慎食。

  荠菜食疗作用:   荠菜味甘,性平,凉,入肝、肺、脾经;   具有和脾,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止血,明目的功效;   主治痢疾、水肿、淋证、乳糜尿、吐血、衄血、便血、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

  荠菜做法指导:   可煎汤,炒菜,做饺子食,或入丸散,捣烂外敷。

2马齿苋

又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象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

  马齿苋知识介绍:

马齿菜的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种,焯过之后炒食、凉拌、做馅都可以。如大蒜拌马齿菜、马齿菜炒鸡蛋、马齿菜馅包子、马齿菜粥等。

  马齿苋营养分析:   1.清热凉血治痢。主治热毒血痢及湿热痢疾。   2.消热解毒消痈。可治火毒疮疡。   3.马齿苋含丰富的ω-3脂肪酸,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有很好的作用。   4.马齿苋汁对平滑肌有显著的作用,用它制成的饮料有明目作用。   5.马齿苋还是罕见的天然高钾食物,由于细胞内缺钾会导致细胞含水量减少,而细胞内水分下降与细胞衰老正相关,进食马齿苋可保持血钾和细胞内的钾处于正常水平。   马齿苋酸寒,入心经走血分,功能凉血止血,解毒疗痈;入大肠又善清凉血治痢。为血痢、疮毒所常用。   马齿苋具有解毒、消炎、利尿、消肿的功效。对糖尿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马齿苋适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脾胃虚寒、肠滑腹泻者、便溏及孕妇禁服。

  马齿苋食疗作用:   马齿苋味酸,性寒;入大肠、肝、脾经,质粘滑利;   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   主治热毒泻痢,痈肿疮疖,丹毒,瘰疬,目翳,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热淋,阴肿,湿癣,白秃。   《生草药性备要》载:“治红痢症,清热毒,洗痔疮疳疔”。《滇南本草》载:“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   《本草纲目》说它“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马齿苋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马齿苋食物相克:   马齿苋禁与鳖甲同用。

  马齿苋做法指导:   1.治血痢可取马齿苋二大把(切),加梗米适量共煮粥,不放盐、醋,空腹淡食。   2.凡血热崩漏者,可与茜草、蒲黄等配伍;若尿血、便血、痔血等,则可单味内服;   3.可治带下,可配黄柏、棒白皮等;   4.可治淋证,可配石韦、车前子等;   5.治湿疮,可与白矾、儿茶等同用;   6.治急性湿疹,可与苦参、大黄等配伍。

3婆婆丁(蒲公英)

又名蒲公英,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   婆婆丁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丝;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婆婆丁绿茶。

  蒲公英知识介绍: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民苞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是当今多国新兴的野菜热的一种。4至5月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将泥土、晒干。蒲公英根圆锥形,长3至7厘米,表面棕褐色。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倒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长圆状倒披针形或条形,长4至6至15至20厘米,宽0.3至1至2至3.5厘米,绿褐色,羽状分裂,下表面主脉明显,被蛛丝状毛或两面有毛,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数层,花冠黄褐色,气微,味微苦。以叶多,色绿,根长者为佳。

  蒲公英适合人群:   适宜咽喉疼痛者、肿毒者。   非实热症禁服。

  蒲公英食疗作用: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肾经,体轻降泄;   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除湿利尿的功效;   主治乳痈、肠痈诸疮肿毒,痄腮,瘰疬,风火赤眼,咽肿喉蛾,胃脘疼痛,泄泻痢疾,黄疸,小便淋痛,噎膈癌肿,蛇虫咬伤。

  蒲公英做法指导:   以辅料形式做汤和粥。   1.清热解毒。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梁、化脓性疾病,可与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忍冬藤、甘草、玄参、桔梗等配伍。   2.消痈散结。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3.如湿热内蕴之黄疸,可与茵陈、栀子等相佐;若胆热胁痛口苦者,可与龙胆草、柴胡、黄芩等同施。   4.用蒲公英的叶煎汤,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食疗药膳:   蒲公英是常见植物,据现代研究,其维生素C的含量比番茄高50%以上,蛋白质含量比茄子高1倍,铁含量与菠菜相等,可加强脂肪代谢、抑制脂肪肝,促进体内热量代谢,亦有利尿效果,更是“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的佳品。其嫩叶可入菜,热炒炝伴做汤蘸酱或烙成的菜饼,皆鲜美可口;其含苞待放的花蕾可醋渍,别有风味;其茎根可提炼出类似咖啡的饮料。

  1、凉拌蒲公英:鲜蒲公英g,熟芝麻粉20g。鲜蒲公英洗净入沸水锅中氽透,捞出码齐,切成3厘米长的段,放入盘中,匀布熟芝麻粉,加酱油、红糖、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淋入麻油即成。佐餐当菜,随意服食,当日吃完。功效:清热解毒,防癌利胆。   2、补充雌激素的女性自制饮品:当更年期的前期症状,比如轻微的潮红已经渐渐出现,仅靠大豆就无效了。这个时期,用当归、山楂、蒲公英和生姜煎水,当茶一样饮用,可以明显地改变雌激素减少带来的症状。   3、蒲公英蜜茶:蒲公英20g,蜂蜜15g,甘草3g,绿茶15~20g。将蒲公英、甘草、加水煎煮15分钟,冲泡绿茶后加入蜂蜜服用,每天一次,分3次服,可清热解毒,解暑养肝。   4、蒲公英粳米粥: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粳米50~克。先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清热解毒。适用于乳腺炎、扁桃体炎、胆囊炎、眼结膜炎等症。

4苦菜

苦菜又名苦苣菜,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等元素,能清热、消肿、化淤解毒、凉血止血。苦菜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

苦菜知识介绍:

  苦菜吃的是嫩叶部分。这个菜的可食部分只有嫩叶部分。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制熟,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或做麻酱拌苦菜、苦菜粥等。

  苦菜嫩叶部分富含营养,每百克嫩叶含水分91克,蛋白质1.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毫克,磷52毫克,胡萝卜素1.79毫克,维生素B20.18毫克,维生素C12毫克等。

苦菜做法指导:

1.大蒜去皮洗净捣成蒜茸;2.将苦菜嫩茎叶去杂洗净,入沸水锅内焯一下;3.捞出用清水冲洗去苦味,挤干水分,切碎放入盘内;4.浇上蒜茸和调料,拌匀即可上桌。

5蕨菜

又名蕨儿菜、龙头菜,在野菜中比较常见。蕨菜能起到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

  蕨菜吃起来鲜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烧、煨、焖都可以。在现代菜谱中,用蕨菜烹调出的名菜有木须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种。这些菜肴素以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而深受食客的青睐。蕨菜叶呈卷曲状时,说明它比较鲜嫩,老了后叶子就会舒展开来。

  别名:龙头菜、如意菜、拳菜、商山芝、如意菜、乌糯   使用提示:每次30克左右

  蕨菜知识介绍:   FiddleheadFern蕨菜为蕨类植物蕨还处于卷曲未展时的嫩叶,蕨菜是野菜的一种。它所烹制的菜肴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而且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还包括蕨素、蕨甙、甾醇等特有的营养素,被称为“山菜之王”,而且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蕨菜可鲜食,但较难以保鲜,所以市场上常见其腌制品或干品,现在我国蕨菜大量用于出口。

  蕨菜营养分析:   1.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   2.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所含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   4.蕨菜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5.蕨菜可制成粉皮、粉长代粮充饥,有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   6.近年来科学研究表明蕨菜还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

  蕨菜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虚寒者慎用,常人也不宜多食。

  蕨菜食疗作用:   蕨菜性味、甘寒;   具有清热、健胃、滑肠、降气、驱风、化痰等功效;   可治食隔、气隔、肠风热毒等症。

  蕨菜做法指导:   1.蕨菜可鲜食或晒干菜,制作时用沸水烫后晒干即成。吃时用温水泡发,再烹制各种美味菜肴;   2.鲜品在食用前也应先在沸水中浸烫一下后过凉,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质和土腥味;   3.炒食适合配以鸡蛋、肉类。

6桔梗

又叫明叶菜、和尚帽,其枝端能开出蓝色的小花。我们平常吃的都是桔梗根,它有祛痰镇咳、镇痛、解热、镇静、降血糖、消炎、抗溃疡、抗肿瘤和抑菌的作用。

别名: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白药、利如、梗草、卢茹、房图、苦梗、苦桔梗使用提示:内服:煎汤,5至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研末敷。桔梗内服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

桔梗知识介绍: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桔梗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林缘,有栽培。分布于全国各地。播种2年或栽培当年秋季采挖,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洗净泥土,乘鲜用碗片或竹片刮去外皮,放清水中浸2至3小时,捞起,晒干;或去芦切片,晒干。桔梗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6至20厘米,直径1至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微有光泽,有纵沟纹、皮孔、及支根痕;顶端根茎长0.5至4厘米,直径约1厘米,茎痕排列呈盘节状。质硬脆,断面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苦。以根肥大、色白、质实、味苦者为佳。

桔梗营养分析:1.除含糖量较高外,还含较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以及多种桔梗皂甙、远志皂甙、前胡皂甙和桔梗聚果糖等。2.桔梗皂甙祛痰作用,并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酸的分泌。此外还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等作用。3.桔梗具有祛痰排脓等功效。可作为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等病症的辅助食疗。

桔梗适合人群:阴虚久咳及咳血者禁服;脾胃虚弱者慎服。

桔梗食疗作用: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升中有降;具有宣肺祛痰,下气利咽,消痈排脓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失音,胸满肋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肺痈吐脓。

桔梗食物相克:桔梗畏白及、龙眼、龙胆;忌猪肉。

桔梗做法指导:1.可配伍治疗各种痰多咳嗽,临床运用广泛,常与苏叶、杏仁、前胡、薄荷、菊花等配伍。2.用于咽痛咽肿、声嘶音哑,常与荆芥、连翘、射干、牛蒡子。3.用于肺痈咳吐脓痰,多与甘草,鱼腥草、苡仁同用。

7椿菜

又名香椿芽,营养丰富。据测定:每克椿菜中含蛋白质9.8克,钙、磷、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均名列前茅。还含脂肪、粗纤维、铁、胡萝卜素、尼克酸以及香椿素,有特殊的芳香气味,食之鲜美可口,耐人品尝。香椿的吃法很多,可凉拌、可炒、可煎,还能腌着吃。椿菜还可入药,古医书记载,椿菜性寒,具有涩肠止血、健胃理气、杀虫固精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椿菜煎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和杀菌作用。民间有椿菜治病的验方:椿菜烫后用酱油拌食,能开胃、去气滞;与粳米、麻油制成椿菜粥,可治肠炎、痢疾、痔肿等等。

别名:香椿芽、香椿头、香椿尖、椿叶、春尖头使用提示:每餐30~50克

香椿知识介绍: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犹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营养之丰富远高于其他蔬菜,为宴宾之名贵佳肴。

香椿营养分析: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称。香椿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香椿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2.香椿为发物,多食易诱使痼疾复发,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

香椿食疗作用:香椿苦、涩、平,入肝、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杀虫、涩血止痢、止崩的功效;主治疮疡、脱发、目赤、肺热咳嗽等病症;还可用于久泻久痢、痔便血、崩漏带下、治疮癣、疥癞等病症。

香椿做法指导:1.在做菜前,将洗净的香椿用开水略焯一下,香椿就会浓香四溢,又脆又嫩,再用来拌豆腐、抄鸡蛋就会更具特色。2.香椿芽以谷雨前为佳,应吃早、吃鲜、谷雨后,其膳食纤维老化,口感乏味,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8薄荷

又叫薄荷菜,可作药用亦可食用。薄荷是散风解热药,它所含的薄荷油是药用的有效成分,常用于防治伤风感冒、咽喉疼痛等。炎热的夏日,薄荷是防暑降温的佳品。   薄荷可做薄荷粥、鲜薄荷豆腐、薄荷鸡脯肉等。

别名:蕃荷菜、南薄荷、猫儿薄荷、野薄荷、升阳菜、薄苛使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9克,宜后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汁涂敷。薄荷不宜多服久服。

薄荷知识介绍: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薄荷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米以下的溪沟旁、路边及山野湿地,或为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江浙每年可采收2次,华北1至2次,四川2至4次。一般头刀收割在7月,二刀在10月,晴天采割,摊晒2日,稍干后扎成小把,再晒干或阴干。薄荷茎叶晒至半干,可蒸馏得薄荷油。薄荷茎四棱形,有对生分枝,长15至40厘米,直径2至4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亚至5厘米;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至7厘米,宽1至3厘米,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有柔毛,下表面在放大镜下可见腺鳞。茎上常有腋生的轮伞花序,花萼钟状,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清凉浓香气,味辛凉。以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薄荷营养分析:薄荷叶含薄荷油(主要成分薄荷醇、薄荷酮)、薄荷霜、樟脑萜、柠檬萜、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薄荷以叶多、色绿、气味浓香为佳。嫩茎叶可作清凉饮料、糕点。主要成分:全株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葡萄糖甙及多种游离氨基酸。有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止痒、消炎镇痛的作用。

薄荷适合人群:1.适宜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疮口臭、牙龈肿痛、风热瘙痒者。2.孕妇勿过量食用;阴虚发热、血虚眩晕者慎服;表虚自汗者禁服。

薄荷食疗作用: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清香升散;具有疏风散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解郁的功效;主治风热表症,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咽痛声哑,鼻渊,牙痛,麻疹不透,隐疹瘙痒,肝郁胁痛脘胀,瘰疬结核。

薄荷做法指导:1.薄荷煎汤代茶饮用,切忌久煮。2.外感风热,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者,可与金银花、连翘、荆芥或桑叶、菊花、桔梗等配伍,共奏辛凉解表之效。3.风热头痛眩晕,心胸烦闷者,可与菊花、白芷、石膏、川芎等配伍,以散风热而清头目。4.风热郁闭,表里俱热,麻疹透发不畅者,可与石膏、蝉蜕、连翘等配伍,以疏风清热透疹。5.凡肝气郁结,两胁胀痛,胃脘不舒,或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者,可与柴胡、当归、白芍等配伍。6.薄荷有透发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可配合荆芥、牛蒡子、蝉衣等同用。烹调用途:

为烹饪原料及调料。传统上用以调制羊肉,亦可用作增香调料,如薄荷汤、薄荷粥等。又留香薄荷则作糖果、糕点、饮料的调味品。

9鼠麴草(棉菜)

鼠麴草是菊科植物,二年生草本,高10~15cm。   别名很多,主要有:佛耳草、绒毛草、鼠耳草、黄花白艾、毛耳朵、绵絮头草、清明菜、棉花菜、清明蒿、丝棉草、棉菜等。   华东地区多称为棉菜、棉花菜、毛耳朵。   可能是因植株叶子棉棉的,像是缺少水分而得名。   棉菜茎叶有白色绒毛。延地面生长,很是耐踩踏。全国各地均常见。   华东地区常用来代替野艾蒿做清明食物。

采野菜注意事项:生长在自然中的野菜种类繁多,很多具有毒性或被污染,在采摘野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野菜的采摘不当也会引起不适.并不是所有野菜都是绿色食品,路边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车尾气等污染,产生有害物质,不利于身体健康,加上春季又是虫卵复生的季节,如果野菜洗涤不彻底,生吃野菜容易造成腹泻等.所以,采摘野菜最好去远离市区的野外,周边环境要卫生。

食用野菜小贴士

  食用野菜之前为了食用安全和好的口感,要对野菜进行彻底清洗,洗净后将野菜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不能少于两小时。在烹饪或凉拌之前,必须用热水焯一下。野菜在未加工状态下口感苦涩。通过浸泡和加热后,野菜中所含有的轻微毒素会消除,口感也会变好。需要注意的是,野菜最好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新鲜,而且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会迅速流失,口感也大不如前。建议大家不要一次采摘过多,也不宜放在冰箱里储存。

  另外,很多野菜的营养成分尚未明确,烹调方法也不一定完全适当。一次性食入过多常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而且野菜多为寒凉性,脾胃虚弱者食用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即使是正常体质的人,也不宜多食野菜,在餐桌上野菜只能作为辅助菜而不能代替其他蔬菜。因此,每次吃野菜尝尝鲜即可,切忌过量,也不可长期食入。吃野菜后一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及时到医院诊治。









































防治白癜风
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aoliuwx.com/zbtkgx/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