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野生夫妇,吃土为生,几十年没买过
--
借宿×小野夫妇
乡野欢乐颂
如果,有一个人,爱着你,爱着你的生活,爱着你一切奇奇怪怪的爱好,你会同样包容他的所有爱好吗?
听完陶艺人小野哲平和手工艺人早川由美的故事,滚妹觉得,又暖,又羡慕。
爱好旅行+滚床的我啊,总觉得,或许会和热爱在海岛晒八块腹肌的小包总聊得来呢~
左是陶艺人小野哲平,右是手工艺人早川由美
小野的养分来自泥土,一天不碰它,可能就会死掉。
早川爱好布艺,旅居各地淘布织布,用一针一线,缝制与土地相连的生活。
比起互相成全的恋人,这对结婚了37年的匠人夫妇,更像是挚友,是照着对方的一面镜子。
梯田中央的小野家,左边是柴窑
中间是工作室,右边是他们的住所
小野20岁起就开始钻研陶艺,早川26岁环游亚洲,旅居创作;28岁,她嫁给他后,夫妇二人变成两颗种子,回归大地。
19年前,小野一家搬进了日本高知的深山里,实现了“你做器来我缝衣”的向往生活。
能动手的就尽量不花钱。
播撒种子收获粮食,取山上的泥土做成杯碗,把旅途中收来的散布缝制成衣物,生活就这样跟着大自然律动起来~
烧柴窑需要守三天三夜,烧出了不理想的器物,小野生自己的气,转身扔掉。
早川嘴上笑话他,却悄悄捡回来,第二天,重新出现在了餐桌上。
即便出门旅行,小野也只用自己做的茶碗喝水,早川觉得路上难免磕绊摔碎,就给它们量身定制了布袋。
小野一边抱怨花色太少女啦,一边把茶碗们安心地装进去。
结婚37年,俩人几乎没有吵过架。要是拌了嘴,小野就起身去洗衣服,早川到菜园收菜做饭。
等吃饱喝足,走进院子乘凉,洗净的衣服,被太阳晒得暖烘烘,哪还记得刚才为什么生气呢。
“一起分担家务、一起教养孩子,一起播种生活,剩余时间做着各自喜欢的事。”
当初结婚时的约定,小野夫妇在与土地为邻的生活里,每一日,每一日地实践着。
刚来的时候,这里原先的房子已经倒了大半,小野和当地的工匠师傅一起,用山上的树木、土与灰泥搭建出框架,由土和竹编混合堆砌成墙,给早川做布艺工坊。
房间设计很简单,但小野特意为了早川,在三面墙壁上凿出落地窗。
坐在窗前工作,低头是一针一线,抬头,远山和田野便迎面而来。
早川工坊的旁边是小野的柴窑。
搬来高知山里,陶艺人小野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个自己窑。花了三年时间,他亲手盖了一个。
他造的柴窑是最原始的窑,一旦点火烧制,就得不眠不休地补充柴火。
到烧窑的日子,小野和早川轮流,几天几夜守着,怕它烧太旺,又担心它熄了,像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用山里背来原土做原料,松木做柴,釉药是柴炉里的灰,这样烧出来胡器具,平淡无奇却耐用好看,全家人用它饮水吃饭。
早川用草木染、泥染的布,及从亚洲各地收集来的布品缝制出有亲和力胡衣物,做给一家人穿。
慢慢的,一草一木也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她喜欢的事很多,并且每件都做得有滋有味,活得很快乐。”
“二十几年来,我一直都在欣赏小野这一个创作者的作品。”
作为匠人,早川和小野,在对方的创作里审视自己,但作为一家人,这辈子最需要做好的事,是“回归土地,播种生活”这场对生命最真实的体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喂鸡、劈柴、织布、耕田。
这里很安静,只有自然的声音。
家门口有块一百多平米的地,早川把它开垦成自己的小菜园。
家里的厨房就和它连在了一起。
葱姜蒜紫苏,翻过院子长廊,唾手可得。
食材是自己种的大米和蔬菜,从山里挖来的竹笋、蜂斗菜、不打激素,充满活力山猪肉......
料理时,她会按外婆教的:脑子里要想着每个家人,祝福祈祷。
做完后,用刚晒饱太阳的陶碗盛饭菜,一家人用有温度的器具,吃下这些自然生长的食材,身体会变的愈发自在。
庭院里种上新鲜的花草,鱼腥草、铃兰、水仙、蝴蝶花、野姜花、冲绳月桃...盛开成不败的四季花园。
小野在工作室周围种上了果树,十几年过去,它们已经长成了鲜果商店。
杏子、李子、桃子、石榴、无花果、枇杷……
多到吃不下,就交给早川,腌成果脯,酿成美酒。
用过日子的态度手作,也用手作的认真过着生活。
除了耕种,早川也开始跟着茶农一起上山学摘茶,炒茶。
给蜜蜂们做树洞,等待甜蜜,随时间累积成糖。
一蔬一果,一食一味,用心播种,精心料理。
他们在自给自足胡每一天里,见证美的循环和生命的延续。
把自己当作一颗种子,撒在哪里,依旧照着自己的方式生长。
结婚前,早川经常独自旅行,在途中,看见人与自然共生共荣,让她找到了生活的起点。
结婚后,小野夫妇和两个儿子,一家人每年都会去东南亚旅行,泰国、印度、缅甸、老挝.....
每次双肩包都塞得满当当。
去的时候背着的是锅子、味增、调味料...这样无论到哪里都可以洗衣做饭,就像带着一个家在旅行一样。
回来的时候,背着从各个地方收来的手工布料,和淘回来的手工陶艺品,再把他们变成彼此都喜欢的样子。
没有拥挤的街道,没有汹涌的人潮,造一个小屋,与土地为邻,让生活有所期待,有所热爱。
阳光和雨水,都是治愈心情的良药,花草蔬果,是解开身体的密码。
在小野夫妇看来,人本就是属于自然的,快节奏构建出了“城市”,人们扑向它,却过得越来越不快乐,当他们开始试图回归自然时,发现劈柴喂马周游世界竟成了最最难求的生活。
小野,早川和被夫妇两人的魅力吸引而来的人
年,早川由美将他们根植大地的农耕生活整理记录下来,出版了散文集《耕食生活》,教人在平凡的日常中思考着自然与生活的真谛。
里面有段话这样写道:
“亲手播下一粒种子,静静等它破土、发芽;用泥土捏出陶器,盛放从田里收获的稻米蔬果;种树烧柴,柴灰撒入大地......时间就在自己手里,随着季节,跟着土地及宇宙的律动生活。”
内容转载自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儿童白癜风症状
|